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国家卫健委召开2025年首场专题发布会!

4月2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


图片来源:健康中国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胡强强表示:这是国家卫健委在2025年举办的首场以“三明医改推广”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向大家介绍湖北省深化医改的做法。

推广三明医改需要因地制宜

湖北省是如何结合本地实际推进医改?

会上,湖北省卫生健康委主任王云甫介绍,近年来,湖北省结合实际,从三个方面推动三明医改经验在湖北省落地。

一是在优化机制上用力

省委将医改重点指标纳入高质量发展范畴,结果与地方党政领导班子目标责任制考核挂钩;各市县全部落实一位政府领导管“三医”,其中宜昌、十堰、襄阳都由常委牵头抓医改工作;建立了卫生健康委、医保局、中医药局、药监局、疾控局一委四局协作机制,以公立医院改革为重点,协同推进人事编制、医疗价格、薪酬制度、医保支付等项目改革,强化政策协同。

二是在因地制宜上用力

围绕人才提能、专科提档、服务提质、管理提效,省级筹集1.5亿元资金,36家三级医院重点帮扶70家县级医疗机构提高服务能力水平。湖北省还支持各地紧扣儿科、精神等薄弱专科,联动编制、薪酬、职称等改革补短板。同时,引入人工智能,推广智能辅助诊断,数智赋能医疗卫生体系。

三是在增进健康福祉上发力

聚焦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等8种慢性病,构建防、筛、诊、治、康、管全链条服务体系,通过加强健康宣教,湖北省居民健康素养不断提升。针对老年人看病不方便问题,出台加强导医导诊服务、家庭病床等10大举措。同时,湖北省还初步建成了城市10分钟急救圈、农村30分钟医疗圈,提高群众就医可及性。

十堰市作为去年入选的

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城市,

在医改方面有哪些真招、实招?

湖北省十堰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朱云慧表示,十堰市倍加珍惜示范项目机遇,力争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实现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一是健全领导体制抓改革

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抓医改,特别是今年,十堰市在落实一位政府负责同志分管三医的基础上,明确一位党委常委联系医改和卫生健康工作,将医改任务纳入市委市政府专题会议定期调度,推动医改纵深发展。

二是坚持部门联动促落实

聚焦公立医院改革难点堵点,建立医疗卫生人才编制“周转池”,一次性核增公立医院编制315个;利用药品耗材的集中采购,腾出空间调整医疗服务价格3479项,医疗服务收入占比达到35.4%;动态核定医务人员薪酬水平和绩效工资总量,薪酬中固定收入占比达到45%;十堰市还制定公立医院债务管理办法,逐步化解债务,不断健全公立医院补偿机制,让医院轻装上阵。

三是强化智能监管促协同

政府开发医疗健康数据共享系统,升级医疗服务智能监管平台,实现健康数据共建共享,医疗行为共治共管,药品耗材采购使用等全过程的监管,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宜昌市如何推广三明医改,

从哪些方面起到示范?

湖北省宜昌市人民政府市长陈红辉介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强化“三医”协同发展

市县主要领导亲自抓,党委常委和分管领导具体管,建立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机制。累计开展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6批次、754项,药品耗材集中采购降价超50%,CT、核磁等检查费用下降26.8%,患者住院费用、自费比例逐年下降,有效缓解群众看病就医负担。

二是完善分级诊疗体系

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累计招引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医学专家10名、博士330名,诊疗技术大幅提升。推动县级医院提高服务能力水平,超过90%的患者在县域内解决看病问题。建设紧密型医联体,上级专家驻点基层服务,群众就近就能看上大医院的专家号,65%患者看病首选在基层,初步实现头疼脑热在乡镇村里解决。

三是深化公立医院改革

落实政府投入责任,财政对卫生健康投入年均增长8.5%。市直医院主要负责人薪酬由财政保障,促进医院运行管理符合公益性要求以及政府部署。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比达到了37.5%,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增设公益事业聘用编制1728个、建立市县编制周转池,从制度上、机制上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保障公益性。

湖北省是如何推广三明医改经验,

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主任王云甫表示,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必须紧扣公益性,通过前期的实践,总结从“5个实”上下功夫。

一是夯实党建领航工程

全省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健全了“党建业务”双考核机制,以党建带动公益性改革举措落地。

二是落实委省共建试点

支持同济医院实施“高水平学科群建设计划”,提升疑难危重症诊疗能力;改革薪酬分配制度,建立以岗位、业绩等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与收入分配机制,提高医务人员固定收入占比,进一步突出医务人员的有效激励。

三是做实改革示范

以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为带动,鼓励探索创新。如宜昌市创新设立公益事业聘用编制,重点解决优秀护士、做出贡献的医生的编制问题;十堰市坚持改革联动,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优化医院收入结构。

四是落实强县行动

坚持财政投入向基层倾斜,省级筹资1亿多元,每年遴选13个县市,围绕科学治理、精细管理、能力提升、医共体建设等重点,鼓励人才、技术、管理、服务“四下沉”;以县域影像、心电中心建设等为抓手,推广分散式检查、集中式诊断、区域内互认的有效的检验检查模式。强基层、提能力,让90%的患者留在县域。

五是压实动态评价

建立市、县以及医院三个层面的评价体系,从政府履职、落实医院功能定位、优化经济运行、缓解群众负担等多个维度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评价,指导各地对标补短板、强弱项。

来 源 / 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

2025年卫生资格考试已进入备考季!华医题库更新速度快、视频 / 刷题 / 模拟试卷等功能全、每日可免费刷题练习,点击卡片,开启复习之旅~

(其它学习途径:打开掌上华医→点击“医护助考”)

*此处为课程推广广告

点击上方卡片了解详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