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是否将法定最低时薪提高到15欧元的争议,正在德国社会逐步升温。雇主协会与经济研究机构、政界不同党派之间,更是因此产生了紧张关系。
▲图源:dpa
雇主协会Gesamtmetall主席奥利弗·赞德尔(Oliver Zander)表示,如果借助政治手段强行上调最低工资标准,那便意味着工资水平在10年内将上涨超过76%。而自德国2015年引入最低工资标准以来,最低工资涨幅已超过50%,但通过集体谈判达成的工资仅上涨不到三成。
赞德尔警告,如果达成15欧元的最低时薪,将给德国经济造成严重损害。例如,理发店、面包房、酒馆等场所的消费水平将大幅上涨。同时,德国东部地区会有更多的企业面临倒闭风险,打黑工的情况将更加普遍。
▲图源:dpa
与赞德尔相反,德国经济研究所(DIW)主席马塞尔·弗拉茨彻(Marcel Fratzscher)则对涨薪持支持态度。他在接受《莱茵邮报》采访时谈到,提高最低时薪的做法从整体上看会带来正面效应——工资增加意味着消费增加,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弗拉茨彻认为,提高最低工资将助力就业向更具生产力的企业转移,而这些企业也具备支付更高工资的能力。虽然这明显对小公司不利,但“站在经济全局的角度,这样的转变却提高了整体生产效率”。
▲图源:tagesschau.de
在政坛,相关议题同样引发了激烈争论。社民党总书记马蒂亚斯·米尔施(Matthias Miersch)近来暗示,如果最低工资委员会(由雇主和工会组成)不采取行动,那么政府将考虑以立法方式促成时薪提升至15欧元。
对此,基民盟总书记卡斯滕·林内曼(Carsten Linnemann)反驳称,不应政治干预最低工资的设定。联盟党议院党团领袖托尔斯滕·弗赖(Thorsten Frei)则强调了最低工资委员会的独立属性——这是联合政府组阁协议中被规定的内容。
据悉,该委员会需在今年6月底前,决定未来2年的最低工资标准。根据科研机构给出的意见,德国最低工资过去时常低于国际上的公认标准。
(欧洲时报德国版李帅综合报道,转载请注明公众号GermanReport)
【德易知(GermanReport)】(原名“道德经”)秉持“以报道德国经典,成报道德国经典”这一宗旨,立足德国,辐射全欧,服务华人,是德国有关新闻资讯的主要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