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陈远扬
4月24日,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是继稻城皮洛遗址之后,四川又一旧石器遗址成功摘得这项国家级的考古大奖。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陈星灿点评道:“这一遗址的发现填补了很多空白,对研究东亚现代人起源演化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重要作用。我个人认为它是一个世界级的发现。”
成功入选的消息也同步传回濛溪河遗址群所在资阳市,当地反响强烈。
资阳濛溪河遗址发掘区正视图。(图据文博中国)
钟丽是资阳市乐至县通旅镇乐阳桥村的村民,她直言心情很激动,也很骄傲,“感谢考古专家们的付出,他们用科学解开了这片土地的秘密。”
同样心情激动和骄傲的还有乐至县文广旅局党组书记、局长廖艳。她认为,这将是当地文化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据悉,最新研究结果显示,资阳濛溪河遗址的年代为距今约8万-6万年,遗址群的主体年代为距今10万-5万年。此前,在东亚到东南亚极少发现距今10万-5万年的遗址和相应的文化遗存,而濛溪河遗址群的出现,则恰好填补了这个时间段的考古证据,成为研究东亚现代人起源演化研究领域的关键时间、空间及人类行为、文化的重要依据。
未来,资阳濛溪河遗址群还有哪些新期待?
早在今年四川省两会上,省人大代表、资阳市政协副主席李炜就建议推动濛溪河遗址博物馆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通过调研,她发现资阳濛溪河遗址已出土文物缺乏有效展示,“虽然在考古工地修建了微型博物馆,但展出的文物不足百件,尚有大量文物保存在库房中。”
部分出土石器。(图据文博中国)
基于资阳濛溪河遗址的重要价值,当地拟建设遗址博物馆和考古遗址公园,以推动遗址的全面保护和研究阐释,推动成渝双圈文旅消费能级提升。为此,李炜建议,恳请省级有关部门推动濛溪河遗址博物馆、考古遗址公园申报纳入国家“十五五”规划重大项目库,在资金、用地等方面给予支持。
而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后,封面新闻记者从资阳市了解到,目前,当地已成立了资阳濛溪河遗址管理所,正联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资阳设常驻考古工作站。同时,启动建设考古工作站和创建国际考古科研基地、考古遗址公园的前期工作,让远古生活场景走进公众视野。
资阳市博物馆(资阳濛溪河遗址管理所)馆长袁朗表示,正联合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策划资阳濛溪河遗址特展,计划今年7月在资阳市博物馆对外免费展出,“在资阳这片土地上,书写着古人类独特的生存智慧,我们也有信心,让世界看到东亚现代人的演化从未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