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浩
4月24日,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入选。这座被认为墓主身份可能是楚考烈王的武王墩墓,在考古发掘过程中,用到了来自济南起步区的“黑科技”。
据悉,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是经科学发掘的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的大型楚国高等级墓葬,共发掘出土器物1万余件,包含基本完整的礼容器、礼乐器组合,保存完好、器物丰富的“木俑坑”,以及大量漆木生活器、车马兵器、玉器、卜甲等,种类包罗万象,为了解楚国物质文明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目前,国外能够实现开放式扫描的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设备仅能进行平面样品的高精度扫描,而我国文物例如漆器、玉器、陶瓷等工艺复杂、造型繁复,国外设备并不能适应需求。为此,济南中科核技术研究院与故宫博物院联合研发的XRF设备,能够在无损的情况下快速精准的检测出曲面文物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信息,进而获取文物的年代、产地、真伪等情况,从而为文物修复以及挖掘文物背后的文化价值提供科学依据,让文物能够“开口说话”。
该设备的首次应用,便取得了喜人的成果。据了解,编钟编磬漆木支架顶端的兽面纹为黑底红漆,基于以往的研究认知,其制作工艺应为炭黑颜料打底后,再用朱砂去描绘眼耳口鼻等纹饰。然而,通过元素扫描分析,考古专家更细致地发现,面部主体颜料含铜;脸部颜料含汞;黑眼珠两侧的眼白以及耳朵两侧,颜料含钙;而砷元素虽然含量少,却起到点缀的作用。
记者从济南中科核技术研究院了解到,该设备系国内首台,已相继在故宫博物院、安徽武王墩墓、山西陶寺遗址等得到应用。据介绍,该设备同时具备定点微区元素分析、平面高分辨元素成像和曲面高分辨元素成像三种功能,一机顶三机,大大提高现有微区XRF设备的通用性、灵活性、准确性。同时,还能实现宏观探查复杂文物的工艺、装饰与病害的分布特征,是研究文物制作工艺、发掘文物价值、制定针对性保护策略与永续保存文物信息的核心无损分析技术。“如今XRF设备经过了不断升级改进,已经来到了2.0版本,我们也陆续接到了新订单。”济南中科核技术研究院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2024年以来,济南中科核技术研究院在“辐射安全监测”“核能核电领域高端仪器装备”“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和放射性药物研发”和“精密无损检测”等领域投入研发设备价值近亿元,开展10余个科研项目的研发落地,并成功完成了20余款核技术应用产品的工程化开发。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