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发掘现场(4月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薛晨 摄

  新华社成都4月24日电(记者康锦谦、薛晨、童芳)“发现世界最早的花椒?”这个看似玩笑的问题,在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的发掘中获得了答案。

  这处深埋于川中红土层的远古遗址,以其丰富的有机质遗存保存,打开了距今8万至6万年前古人类生活的“时光相册”。

  在龙泉山脉东侧的古河滩沉积层中,考古工作者打开了被特殊水文条件封存的旧石器时代“时空胶囊”。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旧石器考古研究所所长郑喆轩介绍,据推测,这里曾是水草丰茂的湖畔栖息地。独特的饱水环境使得石器、骨器、木器及动植物遗存等有机物质得以完整保存,其中包含18万件动物化石和6万余粒植物种子(仅约占浮选样品的3%)。

  郑喆轩说,有机质尤其是植物遗存极难保存,即便距今仅数百年的遗址都鲜有留存。濛溪河遗址群出土大量珍贵植物遗存,是目前全球唯一发现丰富植物遗存的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填补了该时期人类植物利用研究的空白,为研究远古人类的生活方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实物资料。


这是在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发现的带砍切痕的木头(资料照片)。新华社发(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在遗址出土的植物遗存中,一个意外发现引人关注——花椒,这种如今川菜不可或缺的调味料,其可能的利用历史竟可追溯至远古时期。

  遗址还发现很多明确的烧烤证据:大量烧焦的植物种子和骨骼,多处火烤过的剑齿象头骨,火堆等证实烧烤可能曾是原始人的处理食物的重要方式。接骨草、筋骨草等药用植物的出土,则暗示“神农尝百草”的医药探索可能比文献记载早数万年。

  更让人惊喜的是,遗址新发现了许多带有人工刻划痕迹的遗物,不止在骨头上,在石头上和植物上也有发现。这些划痕有些成组、成排,有些呈“X”形,是东亚地区首次集中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象征性行为证据,也处于国内甚至国际最早阶段,为研究早期人类抽象思维能力提供了珍贵材料。


这是在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发现的花椒(资料照片)。新华社发(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经测定,该遗址古人类活跃于距今8至6万年前,是现代人演化的重要阶段。郑喆轩指出,这一发现具有重要意义:证明当时的古人类群体并未如先前部分学者推测的那样因气候剧变而灭绝,从遗址群覆盖百余平方公里、包含80多个遗址点的规模来看,当时四川盆地的人类活动反而相当繁荣。

  “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现代人起源演化之谜正在考古发现中逐渐揭开神秘面纱。郑喆轩说,遗址群所处的10至5万年前在东亚考古研究上是一个“关键但空白的时期”,濛溪河遗址群的发现为打破“东亚现代人演化瓶颈期”提供了系统性的有力支撑。

  目前,濛溪河遗址群的发掘研究工作仍在继续。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