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濛溪河所处的旧石器时代,人类主要通过狩猎采集等方式,从自然界攫取资源。
此前国际学术界普遍认为,标志着人类单一攫取经济模式结束的广谱生业经济发生在距今2万年到1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末期。但通过濛溪河遗址的发现,我们得以将这一阶段提前至距今8万年至6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期,这是对人类认知能力、技术与生计模式发展认识的重要突破。
濛溪河人的食谱中,既有剑齿象、中国犀等巨兽,捕捉鱼类、龟鳖等水生动物和鸟类,甚至围猎虎、熊等猛兽,还有水鹿、水牛、猕猴、貘、豪猪、蛇等一系列动物化石。另一边,植物资源也十分多元:鉴定出来的植物遗存已有壳斗科、十字花科、葫芦科等37科53属,包括树木、果实、种子、孢粉,极为丰富地保留了从宏观到微观的大量植物信息。遗址中还出土了目前人类相关遗址中最早发现的核桃,也发现了药用植物富集区——接骨草、筋骨草等在现代中医中用于活血化瘀,或许已被濛溪河人用于治疗狩猎中的跌打损伤;酢浆草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散瘀、解毒消肿之功效;石竹科植物繁缕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痈、活血止痛等功效。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视频 王茹懿 责任编辑 何齐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