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趁机进攻东南亚。

新加坡号称“东方的直布罗陀”,扼守太平洋印度洋咽喉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新加坡作为英国远东地区重要军事基地,英国耗费6000万英镑修建永久坚固防御工程。


英国在新加坡驻守14万部队,为何精心打造的防御工程抵挡不住7万日军进攻,短短十多天陷落?

我觉得有以下几点且听我细细道来:

首先,英国忙于欧洲战场,远东战场有心无力!

1933年希特勒掌控德国后开始疯狂扩军备战略野心昭然若知。

英法两国为自保采取“绥靖政策”,德军闪击波兰二战爆发德军以闪电战迅速占领了西欧大陆。

面对英吉利海峡德国陆军望洋兴叹,德国为了征服英国开始对英国本土进行大轰炸。

英国本土遭受德军狂轰滥炸军事实力严重削弱,英国在丘吉尔带领下开始本土保卫战。

新加坡远在万里之外的远东,此时英国精力忙于本土保卫战无力顾及远东战场。

日本进攻东南亚后,英国为了防备日本进攻派出Z舰队保卫新加坡。


日本联合舰队拥有绝对海空军优势,英国Z舰队遭遇日军重创,面对日军登陆英国远东皇家海军有心无力。

其次、双方部队战斗力悬殊天壤之别。

英国为保卫新加坡驻守了大约14万人部队,兵不在多在精。

英国保卫新加坡部队人数大约是日军2倍,可双方部队战斗力悬殊天壤之别。

保卫新加坡的英军来源良莠不齐,主要有印度、澳大利亚殖民地征集过来,还有很大一部分新加坡当地土著人。

这些部队兵员素质战斗力武器装备根本抵挡不住海空军优势的日军。

太平洋战争爆发初期日军战斗力强悍多数是久经战场老兵实战经验丰富且凶悍。


最后、日军指挥官山下奉文的战术。

山下奉文被称为“马来之虎”,指挥日军侵占马来半岛。

在进攻新加坡的过程中山下奉文采取声东击西战术先派出一部分部队在新加坡岛北部和近乌敏岛一带水域。

让防守的英军误以为日军从这里进攻,山下奉文这一战术成功吸引了防守英军的注意力。

另一部日军从新加坡岛的西北部绕过柔佛海峡在莎琳汶、克兰芝、林厝港和裕廊的海滩登陆。

登陆的日军第18师团虽遭遇马来军团顽强阻击,日军猛烈炮火轰炸轮番进攻马来军团守军最终全部牺牲。


日军攻入新加坡防守英军节节败退,遭遇多次败退英军士气一落千丈,1942年2月15日防守新加坡的英军向日本投降。

英国精心打造防守经营的新加坡坚守了十多天被日军占领。

个人观点

决定战争胜负不是武器而是人,新加坡作为英国在远东地区重要军事基地对维护英国远东利益至关重要。

新加坡在英国经营下构建成牢不可破军事防御工程,短短十多天被7万日军占领可见当时防守新加坡英国部队战斗力有多低下。

面对日军进攻节节败退英军丧失了坚守阵地信念,一直没有信念没有灵魂的部队谈何战斗力。

面对凶残日军士兵,英军觉得战胜不了日本选择投降,所以讲兵不在多在精,一支部队战斗力强弱在于这只部队是否有灵魂。

像《亮剑》一样,碰到敌人甭管敌人有多强多都要敢于亮剑,倒在对手刀下也是英雄,防守新加坡英军部队完全没有这种气节!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