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3月起,云南省澄江市以“百名干部进小区”活动为重要抓手,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下沉至居民小区,深度参与小区治理工作,全力推动资源、服务、力量向基层倾斜。通过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群众广泛参与,澄江市3000余名公职人员所负责的129个老旧小区焕然一新,成功探索出“干部示范、群众当家、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全新路径。
走进澄江市凤麓街道揽秀社区三合园小区,映入眼帘的是整洁的公共区域、有序停放的车辆,与曾经“垃圾无人清理、车辆随意停放”的脏乱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作为开放式小区,三合园小区拥有78幢住宅,常住人口180余人。针对小区建成时间久、管理长期缺位等突出问题,揽秀社区以“百名干部进小区”活动为契机,多方协同发力,推动小区实现“蝶变”。
揽秀社区联合工作组、业主委员会等多方力量,在党建引领下,推选产生5名业主委员会成员,构建起“干部指导+党员带头+居民自治”的治理框架。针对卫生管理难题,经三方充分商议,确定了每户每年缴纳100元保洁费的方案。“聘请专人打扫后,小区干净多了,住着特别舒心。”居民赵喜满意地说道。
在凤麓街道仪凤社区,下沉干部协助构建起“党建+网格、议事协商、典型带动”三位一体的治理机制,实现了从“政府兜底管理”到“居民自治”的重要转变,成功破解75个小区的治理难题。
在水电开发公司小区,网格员在党支部的带领下,积极投身巡逻、纠纷调解等工作。仪凤社区党总支书记施从厚介绍:“目前,社区75个小区已实现43个党支部全覆盖,成立43个业主委员会,划分146个网格区。”社区推行“1+1>2”模式,即1名党员联合网格员、楼栋长包干责任区,有效推进了小区的“微更新”与服务提升。
此外,该社区通过组织动员机制,严格遴选138名政治素质过硬的党员代表和群众基础扎实的居民,牵头成立居民自治委员会,深入开展需求调研摸排工作。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宣传好人好事,目前已有7个老旧小区成为自治示范典型。“未来,我们将深化‘红色物业’创建工作,开发智慧管理平台。”施从厚介绍。
澄江的治理实践生动诠释了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新气象:退休老党员主动成为纠纷调解员,曾经“遇事就躲”的居民成长为社区治理骨干力量。
“我们通过构建‘分类施策、资源整合、长效共治’的治理闭环,深化三种模式联动,形成了‘党建引领、多元共治赋能’的‘凤麓模式’。”凤麓街道党工委书记李沁霖介绍,目前辖区已实现物业管理100%覆盖,83个环卫退出小区全部完成接管。
活动开展以来,全市累计召开协商会广泛征求4400多户居民意见,成功化解矛盾纠纷59件,切实解决截污治污、道闸安装等5项民生难题。
“‘百名干部进小区’是深化基层治理的关键举措。”澄江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田超表示,通过这一活动,干部得以锤炼工作作风,群众对社区治理的认同感不断增强,实现了从“政府单打独斗”到“干群同心发力”的重大转变。未来,澄江市将持续深化这一活动,积极探索“群众自治+志愿服务+协商议事”等更多治理形式,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虎遵会、符亚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