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卢河燕/文 赵杰/摄)每年春夏之交,南京总要飞起“毛毛雨”。今年4月忽高忽低的气温,加上此前降水较少,让“毛毛雨”来得比往年晚一些。4月24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市绿化园林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25法桐飘絮预报系统于当天正式上线。市民游客登录南京市绿化园林局官网、官微及江苏气象微信公众号的“预警信息”模块,即可查看道路实时飘絮情况及未来48小时、72小时飘絮预测情况。随着气温回升,南京将启动“吹冲扫”组合治理。



法桐是南京的一张绿色名片,目前主城区法桐行道树约有8万株,栽植历史悠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与生态价值。法桐生长快、耐修剪,夏季遮阴效果好,冬季落叶不挡阳光,在很多城市作为行道树栽植。在南京,陵园路、中山路、中央路等法桐大道成为大家打卡拍照的“网红路”。但每年4~6月法桐果球开裂,果絮随风飘散,不仅容易迷眼睛,还让人打喷嚏,浑身刺挠挠的。


南京市绿化园林局二级巡视员吴震介绍,多年来,南京持续开展法桐果毛飘絮治理工作,努力降低飘絮影响。2020年以来,南京主城各区本着“消险、减絮、促生长”的指导思想,在日常养护过程中动态对行道树进行常态化消险修剪,已累计消险修剪规格较大法桐近万株,修剪减絮成效明显。下一步将在做好法桐日常维护修剪的基础上,全年动态实施法桐常态化消险修剪,加大法桐修剪的区域范围、数量和高度,进一步减少法桐果球的数量。


“近期气温已明显升高,我们将根据气温条件及观测法桐果球成熟状况,组织主城区启动夜间吹絮工作,届时市民可登录法桐飘絮预报系统查询夜间吹絮治理工作计划。”吴震说,今年南京主城区共计划治理法桐行道树48000余株,涉及道路200余条。将加强各区及有关部门作业力量协调调配,加大法桐行道树规格大、果球多的重点路段治理频率,进一步提高飘絮期“吹冲扫”组合治理效能。


除了修剪、吹絮等科学有效的方法,近年来,南京积极开展法桐防絮预报服务。4月24日,南京法桐飘絮预报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因此前雨水少、几轮冷空气穿插等天气原因,今年的法桐飘絮要比往年稍迟一些。”江苏省气象服务中心工程师姜荣升介绍,今年飘絮预报系统在服务范围和质量上有所扩大和提高,主要是对法桐飘絮小程序用户界面进行全面优化升级,市民可以查看道路飘絮治理情况,还可以点击“随手拍拍”上传在路上拍摄的飘絮照片。


今年,系统还整合近两年法桐飘絮称重数据与微气象站观测数据,建立新的算法模型。2025年飘絮季系统将同步运行新旧模型,开展对比分析,进一步提升预报准确度。此外,新增杨树飘絮预警提示服务,在杨树飘絮初始期和高发期对杨树飘絮的影响区域进行预警。


南京市绿化园林局城市绿化管理处处长、一级调研员臧廷亮说,南京法桐数量多、分布广,除了道路和公共绿地,单位、学校、居住区等也广泛栽植,也呼吁社会各界力量能共同投入到法桐飘絮治理工作中来。同时建议飘絮期市民外出时做好自身健康防护。

(部分图片为系统截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