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启动仪式现场。李燕摄
4月22日,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玉林活动在玉林市陆川县启动。活动聚焦“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主题,全景展现玉林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成效,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赋能作用,构建更加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为玉林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玉林智慧。
活动伊始,参加活动的人员一同前往广西富兴食品有限公司、玉林福达香料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观摩,以“现场教学”形式直观感受知识产权赋能产业发展的实践成果。
活动现场,通过展板展示、讲解员讲解、多媒体演示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呈现了陆川县在新能源新材料、香料加工、陆川猪、陆川铁锅(高端厨电)等多个产业的知识产权领域创新实践和发展成就。同时,市直相关单位及其他各县(市、区)也纷纷亮出“家底”,从核心技术专利到知名品牌商标,一项项创新成果彰显了玉林市知识产权强企的蓬勃发展态势。
在备受关注的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专题培训环节,授课专家们围绕“运用知识产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从deepseek商标争议看待企业如何正确申请注册商标”两大主题,结合当下国内外知识产权与产业融合的成功案例与deepseek商标争议等新近案例,深度剖析从商标争议看企业注册策略,指导企业如何利用AI实现专利转化运用,为企业在知识产权战略布局上提供了高屋建瓴的指导。
据介绍,2024年,玉林市拥有有效发明专利达2319件,比上年增长20.59%,增长率居全区第一,其中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696件,比上年末增长29.61%;该市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39198件,同比增长18.52%,增长率居全区第一。6项重大科技成果获广西科学技术奖,两项优秀专利项目获得第二届广西发明奖。截至2024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达到125家,比“十三五”期末增加47.06%。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绿色食品、医药健康(香料)、纺织服装等重点产业更好结合起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同时,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深入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让‘知产’飞跃,‘专利’变‘红利’。”玉林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陆川是此次活动承办城市,作为广西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一直以“小县域大志向”的姿态奋力打造全国县域知识产权发展的“陆川样板”。截至目前,累计实现专利授权总量1031件,发明专利106件;有效注册商标3556件,新增地理标志4件,香港“正”印、深圳“圳品”认证实现零的突破;PCT国际专利申请6件;通过AI技术助力企业创新,助力1家企业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实现专利转化110件。(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