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魏广宝 通讯员 高雁鸿/文图
学法以明道,守法以立身。为了增强在校大学生法治意识,充分发挥以案释法、以案示警成效,4月23日上午,南阳市宛城区人民法院将法庭“搬”到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以巡回审判的方式,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寻衅滋事罪的案件,230余名师生现场旁听庭审。
一场“零距离”的庭审现场
“现在开庭!”随着法槌敲响,案件正式开庭审理。法庭针对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进行了法庭调查,组织控辩双方进行举证、质证,充分听取了控辩双方的意见。庭审现场庄重严肃,秩序井然。被告人对指控的犯罪事实、罪名均无异议,自愿认罪认罚。合议庭合议后,进行当庭宣判。
旁听的同学们全神贯注,紧跟法官庭审思路,边记录边思考,全面了解庭审流程、控辩要点等内容。面对年龄跟自己相仿、境遇却截然不同的被告人,参与旁听的学生颇为触动。
一场审判职能延伸的普法课堂
“同学们,今天之所以选取这起案件进行巡回审判,是因为被告人在犯罪时刚满十九岁,年纪与你们相仿,想通过这个案件的现场庭审,对大家普普法、提提醒、敲警钟。”
庭审结束后,宛城区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李桂芳结合本次巡回审判的案件,就寻衅滋事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定义、犯罪构成、定罪量刑的法律依据等进行讲解,并以学生们感兴趣的热门影视作品为切入点,告诫学生要保护好个人信息,切勿贪图小便宜,出租、出售、出借自己的银行卡、电话卡及网络账户。同时,李桂芳提醒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矛盾时要冷静理性地解决问题,不可逞一时之气,做让自己追悔莫及的事,莫让冲动与贪婪吞噬青春。
闭门“说教”,不如以案“说法”。通过将巡回审判与法治宣讲相结合,以鲜活的案例、生动的形式把更直观、更深入人心的普法宣传送到学生身边,让法官判案“看得见”“听得懂”,让学生们“沉浸式”体验庭审、“零距离”感受法律威严,牢固树立守法意识。
下一步,宛城区法院将继续把审判实践与法治宣传紧密融合,深化与高校之间的合作联动,推动司法实践与法治教育相契合,引导高校大学生切实增强法律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以司法之力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编审:赵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