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在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和睦镇和睦村菜园屯公路旁,一家挂着“八桂烟酒商行”招牌的乡村小店,正悄然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通过数字化转型、业态创新和资源整合,这个曾经的乡村杂货铺成功转型为集商品零售、便民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服务综合体。
客户经理覃昔全(右)正在走访沈万胜店铺。吴俊鹏摄
智慧升级:老店铺的“数字新生”
走进和睦村菜园屯,一栋挂着“丹八桂烟酒商行”和“华翔饭店”招牌的三层小楼格外醒目。老板沈万胜正忙着帮村民签收快递,他的母亲则在智能收银台前熟练操作。谁能想到,两年前这里还是个贴满小广告的杂货铺。
“覃经理,您看我这铺面紧邻糖厂,位置虽好,可生意总差口气。不过也怪我,之前甘蔗榨季时,货车司机经常半夜来买泡面,我竟然忘记提前补货,让消费者无功而返。”回忆起“杂货铺”改造前的场景,沈万胜记忆犹新。当时融水烟草客户经理覃昔全在走访中发现,这个位于黄金路段的铺面,因经营粗放错失了大量商机。
针对这一情况,融水烟草为其量身定制了“智慧商店”改造方案:引入“丹八桂”品牌终端,配置智能收银系统,科学分区陈列,增设便民休息区。
改造效果立竿见影。如今,明亮的店招下商品陈列井然有序,云POS系统实时监控库存,“现在扫码销售,自动补货提醒,再不会错失商机了。”沈万胜滑动手机向客户经理展示。数据显示,改造后店铺日杂消费品销量翻了三番。
多元经营:破解乡村服务空白
“多亏沈老板这饭店,我家孙子的满月酒才办得这么好!”村民李阿婆的感慨,道出了店铺二楼新增的宴席服务带来的改变。
针对附近乡村年轻人外出打工,缺乏人手,红白喜事操办难的问题,融水烟草建议有过乡村办席经验的沈万胜将闲置空间改造成宴席大厅,创新推出“乡村宴席套餐”服务。沈万胜的登记簿显示,去年承办宴席30多场,最多一天同时接待3户人家。
此外,店铺还引入“美团优选”社区团购服务,为留守老人代购生活物资。“这是王大叔要的食用油,这是张阿姨订的洗衣液……”每天,配送员都要完成100多单的配送任务。
这种“商品+服务”的创新模式,不仅填补了乡村服务空白,还让店铺年收入增加了3万多元。
沈万胜母亲正在整理货架。吴俊鹏摄
数字赋能:土货出村的“中转站”
“阿姨,点这里就能看销售报表了。”覃昔全正耐心指导沈母操作智能系统。由于沈万胜有时会忙于饭店的经营业务,店面便由其母亲照料。针对像沈万胜母亲这样的老年经营者,融水烟草专门制作了短视频教程,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让“银龄”一族也能精准掌握消费需求,动态调整商品结构。
同时,融水烟草还帮助他搭建微信客户群,让“线上下单+到店自提”服务覆盖周边200余户村民。更值得一提的是,店铺还成为本地农特产品的中转站,砂糖橘、香瓜、木薯等土货通过这个窗口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夜幕降临,饭店飘出阵阵菜香,而一楼的“丹八桂”依然灯火通明。“现在既是小卖部、饭店,又是快递站、土货中转站,去年营业额同比提升了137.8%。”沈万胜笑着说。
这家乡村小店的蜕变,是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的生动缩影。从杂货铺到乡村多元融合体,它通过智慧升级、多元经营和数字赋能,实现了从传统零售到综合服务的转型,不仅满足了村民的多样化需求,还带动了农产品销售,提升了乡村经济活力,成为乡村发展的新亮点。(吴俊鹏 覃昔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