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于田县第一高级中学的课堂上,天津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正通过系列创新教育实践,为学生成长赋能。
面对新高考改革,研支团联合校招生办开展云端讲座,邀请专家为1400余名学生深度解读“3+1+2”选科政策,帮助学生构建“学科优势+职业愿景”双导向模型。
团队还与天津中医药大学援疆团队合作开展中医药职业启蒙教育,并连线往届研支团分享人工智能发展史及应用场景。
在为学生做好升学规划指导的基础上,研支团还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创新教学模式,通过解析国内AI企业开源模型核心技术,指导学生完成“AI诗人”“智能编程助手”等交互实验;以重大工程案例为切入点,可视化推演工程师职能谱系;创新打造“AI职业影像实验室”,为80余名学生定制数字职业画像。
针对当地单招考试需求,支教团分析近三年面试真题,凝练考核维度,帮助300余名学生提升应试能力。通过“青春对话”行动,津疆两地学子在书信往来中共同成长。一名学生在《我的青春坐标手册》中写道:“我找到了把个人梦想融入家乡发展的可能。”
从新高考解读到前沿科技体验,从传统文化到技能培训,这支青年支教队伍正以“红石榴成长营”项目探索县域教育综合改革路径。
来源:天津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