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型历史题材话剧《苍生为念》在成都巡演后掀起观演热潮。该剧以清代名臣丁宝桢在四川总督任内的十年为背景,展现了他改革盐政、整饬吏治、修缮都江堰等历史功绩。截至目前,该剧累计演出30场,覆盖成都市各区(市)县,吸引观众逾1.6万人次。
为进一步弘扬丁宝桢廉洁精神,促进廉洁文化与书画艺术的深度融合,4月24日上午,“苍生为念清节流芳”丁宝桢廉洁文化主题书画展在四川省文化馆艺术空间开幕。据悉,展览将持续至4月28日,免费向公众开放。
展览现场
展出书画艺术佳作52件
丁宝桢“铁面御史”之名,源于其任四川总督期间“不法必究、不义必惩”的凛然正气。他查办成都知府贪腐案时“怒斥阶前”的刚正风骨,督办都江堰水利工程时“夙夜匪懈”的为民情怀,裁撤夫马局时“汰浮费,恤民瘼”的改革担当,具有穿越时空的精神力量和当代价值。
展览现场
展览以“丹青载道·笔墨传廉”为主线,构建“历史活化+艺术创新+场景教育”的书画展览体系,精心展出书画艺术佳作52件。其中,美术作品20件,书法作品32件。
展览探索“以画证史、以书载道”的廉政教育创新表达。20件美术作品着力构建沉浸式叙事空间:《市井暗访民生疾苦》生动再现总督初入蜀地、跋涉山川的躬行身影;《诗寄苍生改革明志》凝缩丁氏一族“清白传家”的庭训精神;《铁面问责整顿吏治》具象化丁宝桢铁面肃贪的廉吏风骨……32件书法作品饱含深意:楷书《新筑障东堤记》以碑帖相融之势彰显亲民爱物之德与廉正奉公之志;行书《嘉定道中》借笔墨纵横抒发家国情怀……
此次展览不仅是一次艺术创作的集中展示,更是一次对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价值观的深度对话。通过艺术家的创作,观众可以深刻感受到廉政家风文化的深远影响,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对清廉为官和家风建设的关注与倡导。
用画笔讲好中国故事
本次展览,成都市文联副主席、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陈志才与钱磊等艺术家合作了画作《盐政腐败当庭揭露》。在陈志才看来,丁宝桢在四川为官期间廉洁奉公、依法严治的事迹令人敬佩,其始终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之前的品格,为当代廉政建设提供了启示。
陈志才表示,此次合作不仅展现了艺术家们的专业互补,更体现了文艺界以多元形式弘扬正能量的社会担当。
展览作品《盐政腐败当庭揭露》
成都市文联副主席、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王兴国的参展作品是书法《丁宝桢诗·重修都江堰》。据王兴国介绍,本次创作他特意选用魏碑楷书,其雄浑刚健、充满阳刚力量的特质,刚好契合廉洁文化的主题,并通过字形结构的处理,将端庄严谨与灵动生姿相结合,力求展现中国书法艺术的“正大气象”与丁宝桢所具有的清廉气节相统一。
展览作品《丁宝桢诗·重修都江堰》
在王兴国看来,从话剧《苍生为念》在成都巡演引起轰动,到这次“苍生为念清节流芳”丁宝桢廉洁文化主题书画展的举办,都能反映出弘扬廉洁文化对现实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名高校教师,王兴国认为,当代人应该继承传统美德,以史为鉴,与时俱进;敬业奉献,廉洁自律。
展览作品《力排众议修缮都江堰》
成都市文联副主席、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陈荣的画作《力排众议修缮都江堰》也在本次展览中展出,谈及创作初衷时,陈荣表示,都江堰这座千年水利工程至今仍在造福巴蜀百姓,而丁宝桢当年力排众议修缮都江堰的壮举尤为可贵。
陈荣说:“用画笔讲好中国故事是当代艺术家的责任。”他认为,参与此次廉洁文化主题创作不仅是一次艺术实践,更是一次精神洗礼。通过描绘丁宝桢修缮都江堰的历史场景,他希望让观众感受到这位廉吏为民造福的担当精神。
据悉,“苍生为念清节流芳”丁宝桢廉洁文化主题书画展由中共成都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成都市监察委员会、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四川省文化馆、成都市文艺发展服务中心(《青年作家》杂志社)、成都市美术家协会、成都市书法家协会承办。
红星新闻记者张世豪 编辑 曾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