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海车展,出手最凌厉的,不是新势力,也不是自主品牌,而是合资车企及其跨国巨头股东们。

虽然关税贸易战的阴云依旧笼罩在上空,汽车作为全球化深度融合的产业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但各大跨国车企却丝毫没有“观望”的打算,全部祭出了大招,所有新车型、新理念也都抛了出来,全球汽车产业正式进入“上海时间”。



在经历了几年的沉寂后,合资车企又一次拿出了诸多“超预期”的车型,各大巨头也争相展示自己的“花式合作”新方案。

合资车企为何大变样?它们的未来将何去何从?让功夫汽车带大家一起看一下。

(1)雷克萨斯“入华”,丰田大秀“中国思维”

在上海车展开启前的一天,丰田汽车公司与上海市签署了合作协议。由丰田独资的雷克萨斯电动车及电池研发生产公司,将在上海市金山区正式落地。

在“疯传”多年后,雷克萨斯终于国产了,并且是与特斯拉一样的独资模式,也同样选择了上海。



这一次的上海车展,雷克萨斯带来了基于全新GA-K平台开发的ES 350e和ES 500e车型,分别是混动和纯电版本,两者均配备了大容量电池。

其中ES 500e更是搭载了丰田最新的智能全轮驱动系统DIRECT4,这套系统的优势是可以根据车速、加速度,以及转向角度,调节前后轮的扭矩分配,主打一个丝滑。

另外,全新ES还搭载了最新的雷克萨斯智能安全辅助系统(Lexus Safety System+),相比上一代系统,全新拓展了自适应续航控制的减速支持场景,同时加入了驾驶员监控系统。

依然还是那个熟悉的丰田,稳健为主。但这一次的丰田,又让大家耳目一新!



这一次的上海国际车展,丰田的参展主题是“立全球,更中国”,直言要为中国丰田超过2000万名车主提供更安全安心、更舒适的产品和服务。

相比以往,现如今的丰田最大的特点就是更注重本土研发,已经将产品研发的决定权从总部移到了国内,为的就是以“中国思维”输出高适配性的解决方案。在所有巨头中,这种中国本土化导向,是值得点赞的。当然,新车也备受车展观众的青睐。



最典型的就是全新bZ7,也是在上海车展完成了全球首发。这款车有什么特点呢?五米一的车长、无框车门、本土化的智能座舱+智驾,还有夸张的舒适性配置。

如果不是在丰田的展台上,大多数人一定会以为这是某个新势力新推出的旗舰轿车。



除了亮相多款重磅车型外,丰田还展示了活力(Active)和城市(Urban)两种不同场景的改装方案,就是利用中国工程师的创意重构自由场景。前者是满足户外使用场景的需求,后者是更年轻化的新尝试,确实有种新潮、快乐的全新体验。

这样的丰田,大家还认识吗?

(2)吹响“集结号”,大众全盘中国化

国内第一家合资企业是上汽大众,这也意味着上海就是大众的绝对主场。这一次的上海国际车展,大众把大众、奥迪、保时捷三大品牌全带过来了,一口气展出了超过50款车,其中7款是全球首发,5款新一代智能网联汽车,就地吹响了“集结号”。



首先是“传统艺能”,第五代EA888 2.0T发动机上车了。新发动机应用了米勒循环和可变截面涡轮增压等新技术,又一次实现了全方位的性能突破。

途昂参数图片)Pro这么大的车,WLTC测试工况综合油耗只有8.35L/100km,关键这个成绩还是在重量增加和功率提升38kW的情况下取得的,确实太过豪横。

当然了,高配置和“一口价”策略也如影随形,这是近两年大众在市场上攻城拔寨的法宝。



有意思的是,这次大众在车展上一口气秀出了三款概念车,分别是上汽大众的ID.ERA,大众安徽的ID.EVO,一汽大众的ID.AURA。这种做法相当有意思,以往打得不可开交的南北大众,在巨大的市场压力面前似乎“和解”了。

ID.ERA是一款全尺寸增程式SUV,6座布局,纯电续航约300公里,综合续航超过1000公里,搭载了Momenta智驾系统,一看就是问界M9理想L9的竞争对手。



ID.EVO的定位是纯电全尺寸SUV,基于800V高压平台打造,CLTC续航超过700公里,还能10分钟快充补能300公里,搭载L2++级辅助驾驶,这样的大块头似乎找不到对手,或许是理想i8?

至于ID.AURA,则是一款紧凑型纯电轿车。短前悬加溜背造型,也属于新势力那一卦,集成了AI虚拟助手和隐藏式储物空间。

这样的大众,似乎彻底中国化了?

(3)“花式合作” 开始,合资不再“拘谨”

在过去,合资企业一向对本土供应链不太感冒。用虽然用,但很少主动为国内供应商背书,更愿意强调自己的欧洲、美国、日本“血统”。

而在这一次的上海车展上,合资车企似乎“想通”了,纷纷将自己的合作伙伴推到台前。



比如走到宝马展台,最吸引眼球的无疑是“巨幕影院”版的BMW 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舱,可以近距离、全方位地体验4个人机交互界面,还有全息投影图像覆盖整个座舱,这一看就是“中国式”的玩法。

宝马自己也非常坦然,大力宣传与阿里巴巴合作的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与华为合作的中国市场深度融合鸿蒙生态。



上汽与奥迪合作的AUDI品牌也亮相了,还揭晓首款量产车型奥迪E5 Sportback。此外,还有全球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技术的燃油车奥迪A5L Sportback。

日产带来了首款插混皮卡FRONTIER PRO,这款车是为中国设计、研发、生产,却已经纳入日产全球体系销售,定位高于郑州日产的Z9 GE。接入了DeepSeek大模型,也加入了集成540°透明底盘的L2+级智驾系统。



上汽通用带来了GL8家族的最新混动车型陆尚,纯电续航里程是142公里,官方指导价24.99万元起。

不用说,又是一款“中式感”满满的车型。

别克Electra GS概念车也亮相了,由通用汽车中国前瞻设计中心设计,被称为有着“中国制造的未来感”。

很显然,中国已经成为定义未来出行的核心舞台,深耕中国市场多年的合资品牌们,终于“悟了”。

(4)功夫拍案

过去二十多年,合资企业入华,为中国本土企业带来了产业链和人才储备。如今似乎反过来了,技术创新领域反倒是“中式”技术开始唱主角,完备的产业链和庞大的创新人才队伍开始为合资所用。这样也挺好的,至少消费者能买到更好的车了。

合资集体“低头”,更多拥抱本土的设计理念、思维以及技术方向,某种程度又何尝不是产品力在抬头?

至少丰田、大众的一些新车,已经有“全满足”的倾向了——新势力有的它们都有,新势力没有的它们也有。

新合资时代从上海车展吹响号角。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