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 晕



3.肾精不足

症状:眩晕,神疲健忘,腰膝酸软,遗精耳鸣,失眠多梦;或四肢不温,舌质淡,脉沉细;或五心烦热,舌质红,脉弦细。

对症穴位:大椎、翳风、肾俞、命门、大肠俞、承山。

指压手法:先用手指点按肾俞、命门。再两手张掌,四指放在患者两腰处,两手拇指伸直,分别置于左右两侧肾俞穴,力量集中于指端,同时着力,并略向上斜点,连续对点3次。再以相同的操作方法施术于双侧命门穴。然后按揉大肠俞、承山,用掌根着力于受术穴区,先轻后重 、由浅入深地向下按压。同时做或左或右的小幅度回旋揉动,并带动受术皮肤一起环转,使之产生内摩擦,待得气后,稍作停留再继续按揉3~10秒,再逐渐边按揉边由深层返回浅层,反复操作5~10分钟。

4.气血亏虚

症状:头晕眼花,动则加剧,面色苍白,唇甲不华,心悸失眠,神疲懒言,饮食减少,舌质淡,脉细弱。

对症穴位:中脘、血海、足三里、心俞、脾俞、胃俞。

指压手法:推中脘,摩腹,以全掌着力,按放于治疗部位。以肩关节发力,通过肘关节屈伸带动前臂、腕,使全掌在治疗部位即中脘穴,做单方向直线擦拭。用手掌面着力于腹部;并向小幅度环转,使着力面在治疗部位做有节奏的环行平移摩擦。然后按揉血海、足三里、心俞、脾俞、胃俞,张掌,拇指按放在背部脾俞穴,作揉按活动每穴约1分钟。两拇指按放在胃俞穴,用指作按揉活动3~5分钟。

5.瘀血内阻

症状:眩晕,头痛,或兼见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面或唇色紫黯,舌有紫斑或瘀点,脉弦涩或细弦。

对症穴位:中脘、章门、期门、云门。

指压手法:揉中脘、章门、期门、云门。中指端、拇指端或者掌根按压在治疗部位,做小幅度的环旋转动,并带动施术处的皮肤一起环转,使之与内层的组织之间产生轻柔缓和内摩擦。


脑中风先兆

症状:但凡存在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出现突然头晕或头晕加重,或头痛、烦躁、疲乏,或是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的人,要对脑卒中发生的先兆加以警惕。

对症穴位:百会、曲池、内关、丰隆。

指压手法:对百会揉压1.5分钟;对双侧曲池弹压1.5~3分钟;对双侧内关弹压1.5~3分钟;对双侧丰隆弹压1.5~3分钟。

说明:为了便于大家按照经络图寻找指压的穴位,特将所用穴位的分布部位介绍如下:心俞、肾俞、肝俞、脾俞、胃俞、肺俞等五脏六腑的俞穴,是脏腑气血灌注之处,是五脏保健与治疗的要穴,均位于背部脊柱两侧三横指(1.5寸)、沿脊柱巡行的太阳经上。命门穴位于脊柱在第2腰椎棘突下,位于两肾俞之间,是人体元气的汇聚之处;腰阳关在脊柱第4腰椎棘突下;大椎位于颈部下端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中府、云门两穴位于锁骨下位凹陷处;百会穴、太阳穴、风池穴在头部;翳风穴在耳垂后方、乳突下端前方凹陷中;曲池、内关在前臂;足三里、丰隆、承山、三阴交在腿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