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魏静 □ 王若卉)“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如此梦幻美景,不是在形容一处人迹罕至的世外桃源,而是在说江苏泗洪重岗街道的小白果蔬家庭农场。
这里以家庭式小型种养殖为主,农旅为辅,集生态种养殖、四季采摘、研学团建、特色餐饮等多功能多业态于一体。线下,每逢节假日,农场游玩预定不断;线上,农产品在朋友圈点赞无数,被早早地抢购一空,生意十分红火,书写出新式农业创业童话。
学校秋游带来的转机
农场主是本地人张洁琼,十年前,她还只是个普通的种地人。2015年,张洁琼注册创办了小白农场,几百亩的田地栽满了粮食和果蔬,丈夫负责冷链运输,她则负责跑市场销售,这些年农场不断改进种植技术,并销往周边农贸市场和广东佛山等地,产量和销量都很不错,但终究利润微薄,大量的投入却换不来理想的财富,小白农场陷入发展瓶颈期。
“创业三年还只是个学徒。”张洁琼自嘲道。不满足于埋头苦干的日子,她开始四处学习。终于,2020年前后,一次学校秋游让她看到了转机。
“小白妈妈,这个月我们班打算到你们农场玩,你来接待我们吧!”孩子班主任的电话点醒了张洁琼。那几年,为了给家里孩子添点乐子,张洁琼买了几百只鸡苗养在农场,鸡长大了,又生产出好多土鸡蛋,路过农场的人总要问上几句,久而久之,养鸡养鸭也成了一门新生意。
自家农场可以采果子、挖红薯,还能看小动物,做农家乐再合适不过。张洁琼迅速添置草坪、小风车,准备了美味的烤红薯和蒸鸡蛋,等候第一批小客人到来。秋游照片里,孩子们灿烂的笑容成了最好的名片,小白农场好玩、性价比高的消息迅速传开。
“我宁可利润少一点,要的就是宣传。”张洁琼的策略奏效了,周边学校预约一个接一个,研学机构也找上门来,慕名来和她谈生意。
种地也可以很精致
不同于传统农家乐满是泥泞的场地,小白农场对美有格外的追求。
步入农场,先是一条花团锦簇的玫瑰长廊迎接来客,接着是桃林、茶社、柴火灶、烧烤凉亭,还有大人小孩都爱的游乐设施……再深处是大片的鸡鸭养殖地和果蔬种植区,每个区域都干净有序、遍布花草,不用远行,就能体验浪漫的田园生活。
游乡村的访客各有理由,有人为了追忆,有人为了放松,有人只为触摸一捧土壤。对张洁琼这样的经营者,农场的美也是精心设计的。在小白农场,果蔬种植节奏交错、全年无休,光是20亩的桃园就有5个品种,分别在不同月份成熟,每个季节各有景观,农产品也分批销售。
“农业大户大面积种植一定是粗犷的,家庭农场小而精,更适合高要求客户。”在张洁琼看来,消费者想要吃到真正的绿色有机农产品,还是首选小型农场。近几年,社区团购走俏,这种新兴零售模式范围小、受众精准,为家庭农场的优质产品提供了新的销售渠道。现在,张洁琼每天都会在朋友圈发布农场照片、视频,让绿色健康成为消费者“看得见”的价值。
让更多人体会到田园美
无论是将种植养殖有机结合,还是沉浸式的深度乡村游,张洁琼变着法子为农场和产品增添附加值。早在2020年,小白农场已建成集生产、加工、冷链运输、销售一条龙的完整产业链。
除了在线上线下提供新鲜的农产品,2023年起,张洁琼又开辟了红薯粉条农特产品线,邀请当地有经验的老师傅们手工制作,礼盒主要销往周边和苏南地区,受到许多客户青睐。
“你家土鸡蛋太难抢!都没给我留些。”面对老主顾在微信上的“抱怨”,张洁琼连忙解释,最近卖得太好,所有鸡蛋都需要提前预订。
如今小白农场500余亩地,其中100余亩种植果树,300余亩种植时令蔬菜和粮食,种类包括冬桃、蜜薯、豌豆、甜玉米等;全农场草鸡年出栏量3万只,优质草鸡蛋年产150万枚,一天土鸡蛋零售近3000枚。农旅生意也格外红火,全年有6个月以上是农场接待旺季,每逢节假日就预约爆满,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周边市民前来体验田园生活。
作为当地农民致富带头人,张洁琼常年以零差价形式对周边100多户低收入农户的农产品进行代销代购,小白农场的务工人员九成以上是当地留守中老年妇女,农场还会不定期组织农业技术培训,并鼓励、帮扶想创业的乡亲,带动更多人体会到乡村发展的甜头。
种地也能书写出精彩的创业故事。通过家庭式种养殖+农旅结合模式,小白农场书写出新式农业创业童话,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张洁琼表示,未来还将继续探索和创新,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的绿色农产品和美好的田园体验,继续开启创业故事的下一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