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南京路上好八连”命名62周年。为传承和弘扬“好八连”精神,近日,江苏路街道携手辖区学校打造 “三大课堂”——历史课堂、互动课堂和实景课堂,通过多维教学模式,引导青少年赓续红色血脉。

历史课堂:聆听初心故事

此次活动,江苏路街道特邀军事学博士、“南京路上好八连” 第18任指导员、街道关工委 “五老” 志愿者公举东走进愚一小学向红分校,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


课堂上,公举东将 “南京路上好八连” 的峥嵘岁月娓娓道来,他还结合自身从普通士兵成长为优秀指导员的奋斗历程,激励在场的 “小八连” 们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鼓励他们以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今年是愚一小学向红分校 “小八连” 队伍成立三周年。授课结束后,公举东带领 “小八连” 的成员们走进江苏路街道 “好八连双拥微展厅”,大家在一段段珍贵的历史图文前放慢脚步,认真聆听讲解,在鲜活的红色教育场景中回溯 “南京路上好八连” 走过的光辉历程。

互动课堂:赓续红色血脉

江苏路街道华山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潘志歌走进愚一小学向红分校,以一场互动式讲座搭建红色教育桥梁。


活动中,潘志歌以亲身经历与生动案例为引,将红色基因融入鲜活故事,通过问答互动、情景分享等形式,带领学子穿越历史长河,在思想共鸣中传承红色精神,激励他们在新时代征程上赓续信仰血脉、勇担青春使命。


潘志歌曾荣获市 “巾帼建功标兵”、区 “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最美社区工作者”“长宁区最美退役军人” 等多项荣誉。课堂上,她结合自身从军营到社区的成长经历,讲述参军入伍时的严格训练、与战友结下的深厚情谊以及投身社区工作的历程,以亲身感悟鼓励同学们互帮互助,主动为家庭和社会担责,共建温暖有爱的环境。

此外,潘志歌还分享了“南京路上好八连”首任指导员王经文的励志故事。王经文 78 岁自学电脑,80岁开通博客,至今撰写超八千篇文章,个人网站点击量破百万。他通过诗歌与博客传播好八连事迹,传递积极面对生活挑战的信念。这一故事深深触动了在场师生,激发了大家对终身学习的思考与热情。


在讲座互动环节,“小八连” 的同学们踊跃提问:“退役离开部队时,您会舍不得吗?”“军旅生涯中最难忘的事是什么?”“部队里遇到过哪些特别难的挑战?” 面对一个个真挚的提问,潘志歌结合自身经历详细解答。在一问一答间,同学们对军人的奉献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感受到了 “艰苦奋斗、服务人民” 的精神内涵。

实景课堂:触摸精神丰碑

为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江苏路街道组织来自愚一小学向红分校、愚园路第一小学的40名学生走进 “南京路上好八连” 驻地,开展沉浸式社会实践课。



“‘南京路上好八连’何时获命名?”“八连战士的‘三件宝’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同学们走进了“南京路上好八连”事迹展览馆。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师生代表沿着历史脉络,重温八连光荣历程、聆听红色故事。泛黄的照片、磨损的工具等珍贵文物,串联起八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动人篇章。



同学们还参观了连队营房宿舍。在窗明几净的环境中,整齐叠放的“豆腐块”军被、排列有序的生活用品,无一不展现出军队严明的纪律。大家深切感受到军人严谨务实的优良作风,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今年是江苏路街道与 “南京路上好八连” 携手共建的第36年。下一步,街道将以深化 “愚园路红色文化双拥一条街” 建设为抓手,不断创新双拥工作形式,拓展国防教育载体,在辖区持续营造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浓厚氛围,让军民鱼水情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学生感言

我们要时刻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被诱惑打倒,坚持勤俭节约。要向英雄前辈学习,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努力成为新时代的好少年!

——愚一小学向红分校 周同学

走出展览馆,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好八连”战士们用汗水与热血铸就的伟大精神,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他们的意志力和无私奉献,将成为我人生道路上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我在今后的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守信念,勇往直前。

——愚园路第一小学 张同学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解放军叔叔的宿舍,真的一尘不染。这次终于见到了爷爷提到过的“豆腐块”似的被子,但我摸了摸是硬硬的,所以我更愿称它为“铁块”被子,它代表着解放军叔叔硬朗的工作作风。

——愚园路第一小学 陈同学


图片来源于江苏路街道

撰稿:李妍蕾

编辑:史焕焕

责编:王 博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