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4月25日),2025上海国际车展即将迎来首个公众开放日。作为全球A级车展,本届上海车展不仅规模再创新高,还有100多款全球首发车型集中亮相。长宁临空园区企业博世、伊顿中国、科大讯飞连续参加上海车展,今年也如约而至,并带来了一系列在电气化、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新产品和新技术。


博世


今年车展,临空园区企业博世以“擎智行 共塑致远”为主题,集中展示了其面向未来汽车架构的软件与技术创新。2024年,博世智能出行集团在华销售额增长4%,达到了1166亿元。同年,博世在中国获得的未来五年新业务中,有65%与智能化及电气化解决方案相关。

展会现场,一辆拥有多块屏幕的模型汽车弹眼落睛。落座后,可以看到博世纵横辅助驾驶方案的DEMO。前方道路上的机动车、非机动车都会出现在宽大的车载屏幕上,并提醒驾驶者注意。辅助驾驶方案还能帮助驾驶者更轻松地开车,比如切换到前方无车的车道。2025年初,博世推出基于端到端模型的城区辅助驾驶方案,并计划于年底将端到端模型拓展至高快路及城市记忆行车辅助驾驶方案。



据悉,博世已与五家中国的主机厂就高快路及城市记忆行车辅助驾驶达成合作,大部分项目将于今年落地量产,另一个面向海外市场的项目将于2026年第一季度实现量产。


本届上海车展上,博世的另一款首展产品是AI智能座舱平台,系中国市场首个具备舱驾融合能力的座舱域控制器项目。这款高性能域控制器可支持客户具备AI功能的智能座舱,可在日常驾驶场景中为用户提供智能化、个性化的人机交互体验。同时,该平台将能够支持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等多个系统功能集成于单个SoC芯片。这将帮助减少车辆的布线空间、减少电子架构的复杂度与相关成本。AI智能座舱平台计划于2026年正式推出。


与此同时,博世还为客户带来了一系列新产品和新技术,包括全新一代48伏低压电网架构解决方案、线控智能执行器结合博世跨域软件车辆运动智控系统(VMM)、全新的超级重卡和超级轻卡智能解决方案等。

伊顿中国


“绿动焕新,因我们不同”,智能动力管理公司伊顿旗下车辆与车辆电气化集团在2025上海车展亮相,重点展示伊顿在乘用车及商用车领域的创新动力管理技术和绿色解决方案。


电气化方面,伊顿最新推出了专为电动汽车设计研发的EV Truetrac限滑差速器和双触发Pyro Fuse产品。前者创新设计解决了电动汽车推进系统带来的特殊挑战;后者内置独立的后备触发装置,即使没有外部指令,也能自动切断回路,因而能够大幅提升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伊顿eMobility车辆电气化事业部于2018年成立,其技术运用于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的产品之中,以提高车辆的效率、安全性和性能。


与此同时,伊顿还针对天然气、电力等各类清洁能源驱动的商用车展出了多项创新技术,包括先进的发动机缸内制动系统、高性能发动机气门、可变气门驱动技术,以及进气门延迟关闭技术系统,提升中重型卡车性能和效率。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可变气门升程技术目前在国内尚属独家,能让卡车根据车况灵活切换动力,已与多家企业进入到洽谈阶段。


伊顿车辆与车辆电气化集团亚太区总裁杨博表示:“凭借我们强大的本土化研发与制造能力、深厚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及差异化的产品解决方案,我们正在帮助客户应对电气化和可持续发展趋势带来的多元化且日益增长的动力管理需求。”

科大讯飞


车展现场,科大讯飞展台人气高涨。科大讯飞星火汽车智能体平台首次亮相,星火智能座舱Demo car展示了丰富的智能体应用。参观者还可以在广汽昊铂HL、智己LS7、极氪7X等量产车型上,亲身体验更加智能化的交互体验和极致听享空间。


个性化的座舱场景令人耳目一新。依托星火汽车智能体平台,车企可以快速接入三方智能体平台应用,视频、音乐、新闻、社交媒体等,用户可以想看什么随口说,了解7×24小时不间断更新的新闻。现场,工作人员还向记者介绍了声场分区技术,无需耳机,该技术就可以让后排乘客自由观影,不打扰驾驶者开车。


本届上海车展上,科大讯飞还展示了国产化智能座舱域控解决方案、车企数智化解决方案等。截至2025年3月,科大讯飞在汽车领域拥有月活用户2700万,汽车前装搭载6500万台。讯飞星火大模型“朋友圈”持续扩大,已落地奇瑞、广汽、长城、长安、大众、江淮、一汽、日产等车企16款量产车型,大模型上车进入密集量产阶段。


部分图片来源于企业

撰稿/摄影:毛奕云

编辑:竺嘉茹

责编:颜文彬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