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连冠”!
4月23日,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在北京召开,济南又一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
这也是济南自1992年以来,连续第十次获此称号。
“全国双拥模范城”是我国双拥工作的最高荣誉,每四年组织一次评选。
济南“十连冠”,如何铸成?
作为国内最早创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六个城市之一,济南是一片红色热土、一座英雄之城。
出席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中,就有王尽美、邓恩铭两位来自济南。
历经济南战役、莱芜战役的洗礼,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传统在济南源远流长、历久弥新,拥军支前的红色基因早已融入城市文化血脉,深深镌刻在泉城人民心中。
同时,济南还是驻军大市、兵员大市、优抚安置大市,这座城市牢牢把握新时代双拥工作要求,锚定“泉心戎耀、勇站排头”目标定位,创新提出“5个3”工作思路,大力支持部队建设,深入推进双拥共建,助力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共同提升。
“5个3”,也就是:
聚焦“三个坚持”,坚持高位推动、坚持合力共为、坚持强基固本,双拥组织领导坚强有力;
聚焦“三个全面”,全面保障拥军支前、全面支持部队建设、全面解决后顾之忧,倾力倾为支持练兵备战;
聚焦“三个加强”,加强红色基因传承、加强双拥文化建设、加强典型选树引领,双拥宣传教育深入人心;
聚焦“三个落实”,高质量落实安置就业任务、高质量落实优待尊崇政策、高质量落实体系建设要求,用心用情精准服务保障;
聚焦“三个助力”,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助力社会安全稳定、助力全民国防教育,支援地方发展成效显著。
这“5个3”,涵盖了双拥工作的各个方面,体现着济南市双拥工作的努力,更见证着一座城市的军民鱼水之情。
在济南,双拥工作是重要政治任务、“一把手工程”。
在济南,双拥工作党委统揽、军地协同、全民参与。
在济南,双拥工作被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
在济南,双拥工作是全市上下的行动自觉。
在济南,军政军民“双向奔赴”。
在济南,城与军共进,民与兵同心!
“双拥”,即地方拥军优属,军队拥政爱民。
有这样一组数字,见证着济南拥军优属的努力——
主动对接联合作战新体制新要求,为部队解决训练场地、市政配套等困难问题400余件;
坚持将国防利益和军事需求摆在首位,为部队新增、置换、租赁营房建设和演训用地1467亩,减免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1.08亿元;
就高就好做好随军家属安置、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工作,2020年以来累计安置随军家属245名,做到应安尽安,实现部队、军人、随军家属“三满意”;
军人子女入学、转学“随到随入、随到随转”,共为3556名军人子女落实教育优待举措;
将退役军人安置就业作为重要民生工程,阳光安置转业军官900余名,接近全省1/7;安置转业军士3000余名,超过全省1/10;安置军休干部1300余名,做到了“只要部队交得出,济南就能接得住、接得好”;
大力扶持退役军人就业,组织招聘活动431场,达成就业意向7820人;
打造“军得港”数字化服务平台,510家企业、2万名退役军人线上实时对接,帮助1996人精准就业;
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率先推出全国“优待证”免门票游览市属公园景点、免费乘坐公交地铁;
拥军优属,在济南有了鲜明的体现。
在城市的引领下,尊崇英雄是济南人共同的信仰。
为弘扬英烈精神,帮英雄“回家”,济南市组建全国首个专门的烈士寻亲机构——济南革命烈士寻亲中心,创新采用DNA技术为济南战役无名烈士寻亲,奔赴2省16市、行程8万余公里,为231名无名烈士成功找到亲人。
在全国率先使用生成式AI技术,为57名无名烈士复原容貌,让英烈的形象得以“重现”。
连续三年在9月24日济南解放纪念日隆重举行寻亲成功烈士立碑仪式,以城之名彰显英名。
济南现有革命遗址遗迹、革命博物馆等210余处,济南以210处红色地标为精神坐标,将双拥基因深植城市肌理,让双拥文化“入巷”,使榜样力量“燎原”。
依托各类红色资源,济南打造300余处国防教育基地、场所,66处双拥广场、路街等,把国防和双拥元素融入到群众日常生活,济南革命烈士陵园、莱芜战役纪念馆等红色教育主阵地,年均接待群众200余万人次。
隆重召开全市双拥工作表彰大会,表彰奖励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组织开展“泉城最美拥军人物”“百名最可爱的泉城老兵”评选,表扬宣传“好军嫂”“泉城最美退役军人”“优秀兵支书”,通过多媒体平台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为广大军民树立了光辉榜样。
崇军、尊军、拥军的氛围,弥漫在泉城的每一条大街小巷,更弥漫在每一名济南人的心中。
在济南,军民鱼水情深不变,群众官兵血脉相连。
驻济部队官兵充分发扬拥政爱民光荣传统,把泉城当家乡,大力支持强省会建设,为济南人民造福兴利。
国防教育、乡村振兴、市域治理、新旧动能转换、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处处可见军旗飘扬,他们以“三个助力”为战略引擎,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是济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助力经济社会发展。驻济部队在济郑高铁线、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遥墙国际机场二期改扩建等重大民生工程中倾力支持,在助力乡村振兴等工作中主动作为。
累计投入帮扶资金5800余万元,结对帮扶26个村,援建产业项目,提升基础设施,帮扶5000余名贫困户脱贫致富,资助生活困难学生200余名,深入村居社区巡诊义诊100余场次。
助力全民国防教育。紧贴形势任务需求,为近220所大中小学开设国防教育课堂,培训16万余人次。连续8年举办“爱我国防”驻济大学生演讲比赛、国防教育技能竞赛,工作做法被《中国国防报》整版刊发。
发挥部队资源优势,为全市中青年干部开设国防教育专题讲座,组织军警营开放日活动100余场,接待群众近8000人次。开展“五个一”国防教育宣传月系列活动,经验做法被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宣传推广。
助力社会安全稳定。驻济部队充分发挥人才、装备、技术优势,在疫情防控、抢险救灾、维护稳定等方面当尖兵、打头阵。
驻济部队闻令而动,出动兵力3万余人次,圆满完成台风“烟花”、章丘垛庄洪灾等抢险任务,守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武警部队深入推进军警民联防联治,800名武警官兵每天在城市要点场所武装巡逻,保一方平安。
人民子弟兵,永远是最可爱的人,是泉城人民的守护神。
大河奔腾奏强音,双拥潮涌正当时。
于济南而言,“十连冠”是肯定,是济南最亮丽的城市名片之一,更是开始,是济南继续做好双拥工作的底气与信心。
难得举城作一庆,爱我人民爱我军。
济南,这座英雄之城,将全力书写新时代“军爱民、民拥军”的新篇章!
来源:城在北纬36度
编辑: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