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历来有义务植树、绿化国土的优良传统,其中“岳山造林”就是一个源于肇庆的生动实践。20世纪70年代,怀集“岳山造林大会战”创造了荒山变林海的奇迹,孕育出“忠诚奉献、艰苦创业、团结奋斗、久久为功”的“岳山造林”光荣传统。
自绿美广东生态建设部署以来,肇庆大力弘扬“岳山造林”光荣传统,深悟绿美肇庆生态建设的重大意义,2024年印发《绿美肇庆生态建设十大愿景》,号召全市上下共筑粤港澳大湾区西部生态屏障。肇庆坚持全民参与,动员群众共筑美丽家园,注重科学方法,实现“月月有树种”;聚焦群众常去之地,见缝插绿,以点带面扩绿;加强护绿,全面落实林长制,保护古树名木。同时,肇庆持续兴绿,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肇庆路径”。
2025年,肇庆立足生态建设基础,瞄准“十大愿景”,实施“六大行动”,奋力打造山水相融、绿意环城的新景象,构建“林优山美”的多层次森林景观,焕发“北回归线上绿色明珠”的新活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肇庆样板。
愿景1
优化绿美生态空间布局
擘画山水相融绿意环城新图景
肇庆以扎实举措拓展绿色生态通道,织就山水城池交相辉映的绿色网络。聚焦西江、贺江、广佛肇高速等绿色通道,建设绿色通道林160多公里,提升森林步道约60公里,完成公路绿化超1250公里、碧道建设70多公里,成功创建2条广东省绿美公路。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级林长制工作科,6个县(市、区)建立镇级综合巡护队伍,各级林长巡林超7.5万次,解决32个重点难点问题。创新出台《坚决整治破坏森林资源问题十条措施》,建立健全“四个登记”台账机制,采取“长牙齿”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森林资源保护制度。
愿景2
坚持“百千万工程”与绿美肇庆生态建设一体推进
塑造县镇村绿化美化新天地
肇庆着力构建三级绿化美化示范体系,打造推窗见绿四季皆景的宜居城乡。聚焦“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建设推进县镇村绿化,全域启动县级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编制88个圩镇绿化规划,实施“一圩千树”行动,建设22个省级森林城镇。1375个行政村制定绿化设计,提升“四旁”“五边”“六块地”绿化品质,建设121个省级森林乡村。推广封开“一村育千树”模式,四会、鼎湖等地建成示范点,培育苗木22.2万株,实现群众、集体、企业共享绿美红利。
愿景3
科学精准提升森林质量
构建“林优山美”多层次森林新景观
肇庆积极打造森林多维景观,筑牢林海苍翠的湾区西部生态屏障。坚持分类施策,完成林分优化造林33.17万亩,森林抚育30.55万亩。重点围绕河流水系、交通干道两侧及城镇周边,建成连片1000亩以上森林景观斑块43处,5000亩以上10处。强化良种苗木保障,深入推进订单式育苗,推动9个省级保障性苗圃提质升级,2025年储备林分优化苗木793万株。
愿景4
传承弘扬“岳山造林”光荣传统
掀起全民爱绿植绿护绿新热潮
肇庆赓续林业红色基因,形成绿美生态建设人人有责、人人有份、人人出力的工作大格局。创作广播剧《岳山情》、文学作品《肇绿南粤——岳山大造林纪实》等一批文艺作品,让“岳山造林”光荣传统深入人心。市领导带头参与全民植树添绿行动,今年以来开展植树活动3800余场次,发动超15万人次植树近90万株,建设主题林近200片。创新设立肇庆绿美生态建设基金,支持11个特色项目建设,实施“互联网+义务植树”,建设2个基地,累计社会捐资4000余万元,全民植绿护绿爱绿氛围显著提升。
愿景5
擦亮鼎湖山金字招牌
焕发“北回归线上绿色明珠”新活力
肇庆全力建设“鼎湖山生态文明示范区”,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鼎湖山、怀集三岳和龟顶山纳入省第一批示范性自然保护地,成功举办粤港澳大湾区(鼎湖山)生物多样性大会。推动肇庆植物园建设纳入以华南国家植物园为引领的全省植物迁地保护体系,加快园内珍贵树木园项目建设,开展总体规划编制。将鼎湖山、植物园、北岭山森林公园等特色景观节点串珠成链,打造环鼎湖山绿美肇庆示范区。
愿景6
提升中心城区“绿核”能级
打造“一湖两峡三山多园”隽秀新风光
肇庆精绣城市绿色空间,构筑一城山色半城湖的诗意栖居地。推动星湖湿地水生态修复,扩种落羽杉、广州樱等观花观叶树种,打造色彩斑斓的星湖景观。提升“两峡三山”森林景观,重点推进龟顶山森林公园林分优化提升和沿江步道建设。“见缝插绿”整治城区边角地,微改造低效公园绿地,建成口袋公园、街头小景、街头绿地85个,城区绿化品质明显提升,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85%以上,打造市民“推窗见绿”城市绿芯。
愿景7
推进县域扩绿添彩各美其美
绘就绿意盎然绿彩辉映新风貌
肇庆推进绿美示范点生态品质与惠民功能“双提升”,打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绿美格局。坚持“一点一策”,推动怀集岳山等11处省级示范点扩面提质,新建四会罗源人面子古树公园、德庆冠旭工业园等11处市级示范点,日均游客接待量突破1万人次。岳山南粤红绿径入选首批省级南粤红绿径,以“红绿融合”激活发展新动能。探索“四个一”多元投入机制的示范点共建新模式,促进农民增收就业、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愿景8
推动生态系统综合治理
构建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新格局
肇庆统筹全域生态治理,绘制山水相连生命共同体的动人画卷。围绕矿山修复,通过地貌重塑等方式,重构矿山周边多层次的森林景观,完成矿山修复3870亩。提升湿地品质,怀集燕都湿地被认定为广东省重要湿地,封开在全省率先发布一般湿地名录。完成河湖绿化1900亩,建成水景观节点10个,推动封开贺江碧道画廊升级,河湖水岸绿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愿景9
加快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探索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实践新路径
肇庆激活绿色经济潜能,走出生态美与产业兴的双赢新路径。积极稳妥推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竹子、油茶、森林药材、经济林果等特色产业,成功举办中国(广宁)竹产业创新发展峰会,加快推进国家德庆林业产业示范园区扩容增效,培育省级林业龙头企业15个,建成广宁县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7个省级森林康养基地和25个市级以上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累计完成国家储备林建设超40万亩,2024年全市林业产业总产值超515亿元。
愿景10
充分发挥森林“碳库”作用
打造推动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肇庆持续开发森林固碳价值,注入高质量发展的绿色金融动能。探索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模式,省内首例“林权+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碳汇保险”质押贷款授信300万元落地怀集。广宁建设全省首个获政策性金融支持的“碧水—竹海—文旅”EOD项目。积极实施林业碳汇碳普惠项目,广宁售出14.58万吨碳普惠核证减排量,为109个村集体带来约532万元经济收益,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良性循环。
来源: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