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董事长:继续倡导自由贸易和开放市场,坚信全球性挑战需要多协作而非对立,将引入DeepSeek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在上海车展上强调经济增长依赖于开放市场,并表示公司将持续推进自由贸易。他指出全球性挑战需通过协作解决,而人工智能是未来合作的关键领域。宝马正在强化与中国本土科技企业的AI技术合作,并计划在中国车型中深度整合这些技术。此外,公司与阿里巴巴合作开发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新一代人车语音交互系统,并将DeepSeek引入其中国车业务。
车展速递 | 上海车展全球首秀五款新车型!大众汽车集团正式进入“交付模式”
在2025上海车展前夜,大众汽车集团展示了十款重磅车型,其中五款为全球首秀车型。这次发布标志着大众汽车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重大进展,尤其是专为中国市场开发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推出。然而,尽管大众汽车正在全力推动技术创新和市场扩张,他们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如如何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确保新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此次车展显然是其应对这一挑战的关键步骤。
边开车边化妆、打视频……华为智驾宣传片引争议,官博已无法查看
4月23日,华为乾崑智驾ADS4的宣传片因展示车辆在自动驾驶状态下车主双手离开方向盘进行化妆、唱歌等活动引发广泛争议。网友质疑其夸大宣传及安全性。尽管片头注明该内容仅为广告创意,不代表当前实际功能,但该视频已被官方微博删除或隐藏。此前小米SU7(参数丨图片)事故使公众对智能驾驶更为谨慎,并引发行业对虚假宣传的关注。华为尚未对此做出回应。
广汽集团:承诺为L4车型自动驾驶的安全担责兜底
在上海车展上,广汽集团表示与滴滴合作开发的L4自动驾驶车型将于今年年底量产,并计划明年在广州和北京部分区域进行示范运营。广汽集团承诺,将对未来L4车型的自动驾驶安全问题负责并承担相关责任。这一声明突显了自动驾驶技术在安全性上的挑战,以及企业必须面对的潜在风险和责任。广汽的这一举措可能对行业内其他企业起到示范作用,同时也预示着自动驾驶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进一步推进。
蔚来李斌:当下国际贸易环境有不确定性
4月23日,蔚来创始人李斌在上海车展期间表示,目前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化产生影响。李斌特别提到欧洲关税政策变动尚无明确消息,并希望中国与欧盟能在汽车关税上达成双赢合作。他指出,贸易争端、关税和不同区域的政策是中国汽车企业出海必须考虑的问题,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中国汽车产业全球市场份额的增长。李斌强调,中国汽车产业需要时间来适应并克服这些挑战。
特斯拉财报披露经济型车型预计上半年启动生产,Cybercab量产时间明确
根据特斯拉最新财报,该公司通过共享生产线的策略导致成本降幅低于预期,但强调此举提升了资本效率。在市场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特斯拉计划依托现有工厂实现60%以上的产能增长,而不是立刻投资新生产线。此外,特斯拉公布其专为Robotaxi打造的Cybercab产品将在2026年量产,这可能影响其自动驾驶领域的发展节奏。
稀土管制难倒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擎天柱”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表示,中国实施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影响了其“擎天柱”人形机器人的量产计划。特斯拉正与中国政府协商,申请使用稀土永磁材料的出口许可。此次管制涉及钐、钆、铽等七类中重稀土,旨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履行国际义务,对全球供应链产生重大影响,美国军工及新能源产业受波及。马斯克强调“擎天柱”仅为民用,不涉军事用途。中方保证不影响正常贸易活动。
宝马“智”启驾趣2.0:BMW新世代多项首创技术上海首秀
4月23日的上海车展上,宝马集团展示多项创新技术,包括智能超感座舱与新操作系统X。新闻发布会透露中国专属车型BMW iX3L已在沈阳下线并将在明年推出。然而,尽管宝马致力于通过AI赋能提升用户体验,过度强调技术可能导致消费者对实际驾驶乐趣的期待与现实之间的落差。这提醒我们,在追求科技进步的同时,确保其真正提升用户体验仍是关键挑战。
蔚来李斌预计中国汽车产业全球占比将超40%
在近期的上海车展中,蔚来创始人李斌预测,中国汽车产业年产量可能达到四千万辆,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40%以上。此言论表明中国在全球汽车行业的预期影响力和市场地位。然而,此类乐观预测需考虑国际市场竞争和宏观经济变化等因素,以评估其实际可行性及潜在风险。
奔驰敦促欧盟为中国电车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董事会主席康林松在2025上海车展期间表示,奔驰正在敦促欧盟寻找公平解决方案,以在欧洲为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他强调简单的关税壁垒是不成熟的手段,并希望通过对话解决问题。同时,康林松和奥迪CEO格诺特·德尔纳批评美国滥用关税,认为此举不利于全球贸易。中方对此表态称,对关税战奉陪到底,但欢迎基于平等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