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牡丹区各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入推进协同育人机制,打造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样态。
其中,牡丹区西安路小学立足“和善”文化,以“教育一个学生,提高一个家庭,拓展一个小区,提升一个社区”为美好愿景,着力实施“335”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致力于营造和乐校园、和暖家庭、和谐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335”协同育人机制的内涵
第一个“3”是三方关键主体:即家庭、学校和社会(社区)。家庭是孩子成长起始点,父母言行、家庭氛围,为孩子品德、习惯、情感筑牢根基;学校作为专业教育场所,专注知识、技能与价值观培育;社会(社区)以实践空间、丰富资源,借各类活动拓宽孩子视野。
第二个“3”聚焦协同三层面:包括理念协同、资源协同和行动协同。理念协同是基石,促使家校社统一育人目标,培养全面发展人才。资源协同为关键,深度融合家庭亲情、生活阅历,学校设施、师资,社会场馆、志愿者、企业等资源,为孩子成长构建多元支撑。行动协同是核心驱动力,借助沟通、合作平台,让三方在教学、家教指导、实践活动紧密协作,保障育人连贯有效。
“5”是细化五项重点任务:分别是完善制度体系,为协同育人夯实根基;强化家庭指导,助力家长成长;拓展社会资源,引入外部助力;创新活动形式,激发教育活力;加强队伍建设,汇聚专业力量。
二、构建 “335” 协同育人机制的实践举措
(一)完善协同育人制度体系
一是成立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与监督评估;二是搭建三级家委会和家长学校平台,定期组织活动,增进信任;三是制定《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章程》等制度,明确三方权责与合作方式;四是设定“学校开放日”,每周三对外开放,家长可以到校听课或与老师交流、了解孩子在校表现,也可以向校长反映问题,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交流反馈;校门口设校长信箱和心语信箱,家长可以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或反映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困惑并及时与学校沟通。
(二)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一是举办家长学校,邀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提升家长教育水平;二是开设智慧父母课程,探索协同育人模式;三是定期召开家长会,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家庭背景学生的家长,学校组织开展个性化的指导。比如,通过家访活动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状况,为家长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建议和指导;针对一年级学生,入学前,邀请幼儿园大班家长和孩子提前到学校参观,发放《一年级新生入学手册》,让家长了解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做好孩子入小学的充分准备,引导孩子喜欢学校,充分了解学校,信任学校。并利用开学前的时间提前对孩子进行习惯培养,小学习惯的培养前置,做好幼小科学衔接。入学后,及时对家长培训,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学校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家校沟通注意的问题等,让家长认识到孩子从入校开始学习,家长也开始人生的第二次学习,以转变家长教育理念。
(三)拓展社会教育资源服务渠道
一是与社区合作开展志愿服务、文化体验等活动;二是积极与各类社会机构、企事业单位合作,拓展教育资源,丰富学习内容。例如,与科技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场馆建立合作关系,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与消防大队、交警大队等单位合作,开展安全教育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邀请社会各界专业人士走进校园,举办职业体验、法治教育、艺术欣赏等讲座和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四)创新协同育人活动形式
一是组织线上线下家访,覆盖所有家庭;二是征集优秀家风家训,弘扬传统文化;三是邀请家长进课堂,增进对教学的了解;四是开展亲子实践活动,促进家校互动。
通过以上举措,“335”机制有效整合家庭、学校、社会资源,形成育人合力,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声明
本文来源于菏泽市牡丹区西安路小学。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本文编辑:小机灵儿
责任编辑:林美妮
山东教育发布 |
| | | |
投稿/新闻线索/爆料视频
一经采用将获得线索奖励
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