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供水,事关“国之大者”。

  昨日,农村供水“3+1”标准化建设和管护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来自全国的水利干部、行业专家一路走、一路看,实地考察我市农村供水的创新做法和探索实践。

  山高路远的遂昌县三仁畲族乡排前村,后山的溪沟多年来一直是当地人的水源。

  如今,离这条溪沟不到2公里的地方,一座崭新的现代供水站,正源源不断地保障周边800多人口的用水需求。


遂昌县塘根村单村水站

  2023年,省政府启动单村水站改造提升行动,遂昌作为全省试点县先行先试。目前,全县有单村水站191座,排前村水站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保障正常供水,是排前村水站的重要功能。为此,水站在2个水源同时取水的基础上,又在水站下游设置了一处集水井,作为水站的应急备用水源。

  在去年秋冬季枯水期连续90多天无有效降雨的情况下,排前村周边群众每天都能照常喝上水。

  不仅要“有水喝”,还要“喝好水”。为了让群众在任何时段都能喝上好水,排前村水站建成“一体化+膜处理”的组合式净水设备,确保水质常年稳定达标。

  排前村水站还通过安装监测感知设备,实现远程智能监控、智慧管理;与气象观测站结合建设,在外观设计上充分融入本地元素,更是入选全省单村水站典型设计案例,为美丽乡村建设增光添彩。

  特色鲜明的排前村水站,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农村饮水安全中心主任杰恩斯·马坦感触颇深:“浙江在单村供水方面做得非常好,设计标准高,建设标准高,雨情防护防卫尤其是自动化预警做得很好。”

  杰恩斯·马坦表示,未来他们将借鉴浙江的先进做法,推动农村供水工作向更高质量发展。

  湖清、水碧、山秀、林茂……走在仙侠湖畔,清新的空气、美丽的生态,让与会嘉宾连连称赞。

  得益于优异的水生态环境,近年来,遂昌县大力培育发展科创、文创、农创产业,以及乡村旅游、运动康养等服务业,并在湖山乡引进了阿里云、网易等一批科技龙头企业,开发建成了地心温泉等特色旅游设施和10多家高端民宿。

  日益增多的数字游民和外来游客,对湖山乡农村供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遂昌县14座乡镇集中式供水水厂之一的湖山水厂,每日供水规模达1500吨,覆盖乡镇所在地并延伸至周边6个村庄,供水人口7000多人,为实现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可靠的供水保障。

  同时,湖山水厂还是遂昌县农村供水县级统管1小时响应的片区调度服务中心,承担片区范围内4座乡镇水厂、2座联村水站和38座单村水站的供水运维物资存储及调度、应急抢修、水质监测、问题处置、供水巡查等职责。

  “丽水的农村供水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江西省水利厅农村水利处处长苏立群说,建管结合的“1314”机制,让丽水农村供水保障水平有了质的飞跃,“这样的好经验,我们一定要带回去。”

  走进松阳县农村供水智慧管控平台,一个集实时监控、预警预测、日常巡查、维修养护、供水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化运行管理平台,展现在嘉宾眼前。

  松阳是典型的山区县,全县农村供水工程覆盖105个行政村,供水管理模式面临监管、调度、服务“三个难”。为此,在健全县农村供水体系基础上,松阳县建设了农村供水智慧管控平台。

  在现场,平台实时显示了安联溪水厂的水源监测画面。进入数字水厂,还能看到水厂实时监控画面和设备运行情况、水质水量监测数据等,实现线上可视巡查。

  “平台能对巡查上报、群众投诉的问题,通过远程调控、派发工单、上报协调三种方式进行处置。”现场管理人员介绍,平台投入运行以来,极大提高了物资补给、应急抢修、水质检测等服务效率,实现了供水稳定性、群众反映、管护效果“三个好”。

  看着实时监测水站的农村供水“智慧大脑”,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二级巡视员、农村供水处处长张学进表示,松阳农村供水的数字化管理,十分符合水利部农村供水“3+1”标准化建设和管控模式要求。

  “智慧平台实现了县、镇、村三级联动,为水源、水质、供水集约化、规范化提升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大连市水务局供水管理处处长于祥红说。

  各具特点的3个现场考察点位,是丽水农村供水发展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我市久久为功推进农村供水保障提升,截至目前已建设并投入各类农村供水设施3229处,其中规模化水厂29座,单村水站3200座,累计提升供水达标人口超100万人,农村规模化供水人口覆盖率达65%以上。

  一村不落、一人不少,城乡同质饮水。我市以全面构建从“源头”到“龙头”的农村供水保障体系,书写山区城乡供水一体化“丽水答卷”。

文章来源:源新闻 刘烨恒 雷晓云 黄绮贤 毛江东

图片来源:市水利局

责任编辑:汤颖 编辑:莫晓鸿 王慧黠

监制:赵刚 管智勇 审核:叶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