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以运行协同化、服务人文化、作业智能化、建养数字化为特征的智慧机场,正在推动传统交通枢纽向新型基础设施转变,在安全、效率、服务等方面不断实现突破。
3月20日零时,兰州中川国际机场T3航站楼正式启用。如今,这座崭新的航站楼运行已满一个月,其在智慧化、绿色化等方面的表现,让不少旅客眼前一亮。
兰州机场T3到达厅行李提取处
科技赋能安全与效率
一个时代的机场有一个时代的科技气质。兰州机场T3航站楼(以下简称“T3航站楼”)深度融入前沿科技,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智慧机场生态。作为全面应用数字孪生技术的机场,兰州机场T3航站楼依托物联网和大数据,实现了能源的合理调配和高效利用。据悉,通过数字孪生技术,该航站楼不仅能实时监控能源消耗,而且可以通过智能算法预测未来能源需求,并对其进行优化分配以减少浪费,为机场绿色发展增添新活力。
在运行保障方面,T3航站楼也有不少创新。以登机廊桥对接为例。传统登机廊桥对接依赖人工操作,不仅耗时长,而且存在误差。T3航站楼配备了86座全自动驾驶登机廊桥,采用先进的视觉定位技术和防碰撞系统,实现舱门毫米级精准对接,单次对接耗时缩短至30秒以内,显著提高了航班保障效率。同时,登机廊桥防碰撞系统有效避免对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机械故障,进一步提高了航班保障的安全性与效率。
安全是民航业的生命线。T3航站楼运用多传感器融合与人工智能(AI)识别技术,构建了高效的鸟类入侵预警系统。兰州机场工作人员介绍,当鸟类接近跑道区域时,该系统可在15秒内发出预警并采取驱鸟措施。该技术在减少鸟类对飞行安全威胁的同时,也减少了鸟类入侵导致的航班延误风险。
为了给旅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T3航站楼在扩建时构建了长达38公里的行李保障系统。该系统由民航二所设计开发,引入了建筑信息模型(BIM)、三维全景展示和智能运维等多项先进技术,并构建了行李筐拆垛系统,显著提高行李处理效率,并大幅降低行李破损率。
兰州机场工作人员介绍,行李筐拆垛系统最高效率达600件/小时,分拣效率可达5000件/小时~6000件/小时。通过首次规模化应用行李筐拆垛系统和带阻尼器的新型滑槽技术,T3航站楼将行李破损率从0.43%降至0.27%,确保每件行李完好、准时送达。同时,T3航站楼还应用了智慧行李追踪系统。该系统采用射频识别(RFID)技术,旅客通过手机App即可实时查看行李运输轨迹,对自己的行李运输情况了如指掌。
科技实现以人为本
在旅客服务方面,T3航站楼全面提升旅客出行体验,实现了从值机到登机的全程“丝滑”出行。据悉,T3航站楼配备了126个值机柜台、90台自助值机设备以及76套自助登机验证前端设备,能够为旅客提供无缝衔接的自助服务。
无论是国内航班还是国际航班,旅客均可通过自助设备快速完成值机、行李托运和登机验证等流程,极大地缩短了办理时间,提高了出行效率。此外,依托双门自助验证闸机,T3航站楼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可自动完成人证比对,将旅客的排队时间至少缩短40%。
不仅如此,为确保旅客在这座全新的航站楼内不会迷路,T3航站楼还推出了微信小程序“智慧航站导航”。通过在小程序中输入目的地,旅客可立即获取最优路线和实景导航。该功能支持多语言服务,无论是国内旅客还是国际旅客都能轻松找到目的地。
T3航站楼不仅注重效率和安全,更积极借助科技手段提升旅客候机与出行体验。其中,智能问询机器人“小兰”是一大亮点。该机器人能够为旅客解答疑问,提供路线引导和行李配送辅助。兰州机场工作人员表示,“小兰”上岗后,有效减轻了一线员工的工作负担,也为旅客带来了更加便捷的服务体验。
为满足旅客随时随地充电的需求,T3航站楼配备了大量带有USB接口与无线充电功能的座椅,让旅客随时满电出行。此外,考虑到旅客的上网需求,T3航站楼还部署了双频段基站,峰值速率达10Gbps,时延低于10毫秒。旅客只需要简单操作,就能快速连接Wi-Fi,高速上网。
工作人员正在扫描行李(本文图片均由兰州机场提供)
科技推动可持续发展
科技不仅对当下产生影响,更能惠及机场发展的未来。兰州地区光照充足,T3航站楼利用这一优势,在屋顶安装了大量太阳能光伏板,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供机场日常运营使用。与此同时,T3航站楼还应用光热储热技术,在晴天收集并存储太阳能热量,供夜间或阴天使用,有效减少能耗。
为打造绿色节能的现代化机场,T3航站楼通过在地下预埋管网循环冷热水调节温度,助力航站楼内部高效完成热能转换。该系统能够根据航站楼内外的温度变化,自动调节制冷和供热设备的运行状态,保障航站楼内温度适宜。
作为甘肃省的空中门户,兰州机场不仅是平安机场、智慧机场、绿色机场,更是人文机场。在T3航站楼内,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被巧妙地融入装饰设计,彰显了甘肃在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意义。T3航站楼正式投用是甘肃民航史上的里程碑,更是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未来,兰州机场将坚持科技创新引领,不断提升智慧化运行水平,为全球旅客提供更优质的出行体验。(中国民航报 记者路泞)
(本文刊载于中国民航报2025年4月23日8版)
《智慧民航》导刊每周三
与广大读者见面
让我们一起
聚焦智慧民航建设热点
擘画全新未来
期待您的来稿!
投稿邮箱:icanews@163.com
编辑|张 薇
校对|李季威
审核|韩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