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钱币圈子的看客来说,人云亦云不付诸行动是常态。往往自己手上的钱币卖不掉,然后就会乱喷一气:“都是假的,根本卖不掉,所谓成交都是自己编的。”
合着十几个网络平台,几十个拍卖行天天只会弄假数据,骗你一个人是吧?地球只围着你一个人转?
之前有个泉友上来就问我:“太平通宝值多少钱?”很多人都喜欢这么没头没脑的问一句。
普通北宋太平通宝 10块钱左右
我反问他:“你说的是 北宋赵光义的太平通宝,还是南宋的宫钱,或者元末徐寿辉太平通宝(疑似),清晚期上海小刀会和浙江天地会都铸造过,还有一堆清代花钱,这么多种,你到底说的是哪一种? ”
然后他非常神奇的回复一句:“我不知道哪一种啊,我没兴趣,发图片你帮我看看。”
我赶紧说:“我也没兴趣,也不想看。”
他破防了,大骂道:“装什么X呢,老子还不想给你看,死骗子。”这 倒是很符合"巨婴"的特征:得不到就撒泼。
天地会背“文”太平通宝 市场价三四千左右
这样的人我碰到过很多,没占到便宜就就立刻撕下伪装,最喜欢玩道德绑架。不帮他鉴定,不收购他的东西就是骗子。然后碰到那些收前期费用的真骗子后,就老实了。
就很奇怪,对自己的钱币毫不关心,却想靠它挣钱。碰到陌生人不打招呼直接让“帮忙”,多理直气壮啊,搞得别人欠你钱似的!已经猜到后面会怎样了,看完之后他还会说“帮我卖”,主打的就是自己啥都不用付出,等别人把饭喂到嘴里就行了。
奉劝这样的“巨婴”,趁早离开收藏界。噢不对,是不要接触任何投资行业。因为这种不想付出只想等着天上掉馅饼的心态,在哪里都是韭菜!
南宋 “聚珍体”太平通宝折三银钱 嘉德估价20万
其实他的太平通宝我看了,就是北宋普通品种,市场价10块钱左右,但我就是不想说。
这些年见多了这样的"收藏家"。他们有几个共同特点:永远搞不清版别,却敢在论坛指点江山;宁可花三个月到处求人鉴定,也不愿花三小时查资料。
把"我不懂"当成免死金牌,理直气壮地要求别人为他服务;稍有不顺心就骂骂咧咧,活像全世界都欠他的。
最讽刺的是,这些人往往对真正的专业人士嗤之以鼻,转头就被那些"免费鉴定"的骗子割韭菜。前段时间又听说一个人被某拍卖公司骗了3万,以前还会同情,现在没感觉了。
“聚珍体”折二 2013年华夏成交:61950元
在这个行当,你的认知水平直接决定了你能赚多少钱。这话可能有些刺耳,但事实就是如此。
自己学到手的本事,才能将它卖出本来的价钱。假如一个不懂也不爱学的人,手上恰好有一枚文字迥异的“ 聚珍体 ”太平通宝,高手能把它卖出6万~10万元的高价,但不懂的人往往就当成普通钱卖了。
当然,不懂行的人手上大概率也不会有好钱,就算真有,结果也大概率是被人忽悠,拱手让别人捡漏!
因为一枚钱币能卖出多少钱,是和持有人的能力划等号的。自己没能力,也就不可能卖出高价,只会被各路高手“围剿”。
小刀会铸太平通宝背明 市场价两三千
如果你刚入行,不妨听听建议:首先买本最基础的《中国古钱大集》,虽然有些内容过时,但仍然是打基础的最佳资料。
然后加几个靠谱的交流群,多看少说;遇到不懂的,先自己查清楚资料,再礼貌请教;还有别总想着"捡漏",这年头的漏往往都是雷。
收藏本是一件雅事,但总有些人把它搞得乌烟瘴气。这个圈子不相信眼泪,只认实力。毕竟,连太平通宝有几种都懒得查的人,又有什么资格抱怨"卖不出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