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温州朔门古港遗址再次传出新发现——4月19日,考古人员在2号沉船以下约两米处发掘出数百枚古代钱币。

今年3月以来,该沉船附近陆续出土大量瓯窑瓷器等文物,这些文物有着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地层11米深处挖出铜钱堆

1号、3号沉船仍在沉船修复工作室中被研究解密,而位于温州朔门古港遗址内的2号沉船发掘出了大量唐宋时期的铜钱,给尚未揭晓诸多谜团的沉船增添几分神秘感。

4月19日,温州朔门古港遗址内,考古队在整体搬迁2号北宋沉船的施工、考古发掘过程中,在沉船前段的下方瓦砾地层内首次批量发现铜钱——唐代开元通宝、乾元重宝,北宋熙宁重宝、熙宁元宝、元丰通宝……考古专家初步判断,10多种不同样式的铜钱均为唐宋时期钱币。


昨天,记者在古港遗址现场看到,多名考古队员正在对部分未出土的铜钱进行清理。“此前就在沉船附近发现数十枚古代钱币、瓯窑瓷器,像这几天这样大批量发掘出铜钱还是首次。”温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伍显军说,考古人员一般会以地层区分出土文物的年代,例如2号沉船位于地层第13层(地平面以下约9米深处)。此次部分出土的数百枚铜钱位于地层第15层,即沉船以下2米左右的深处。

地层第15层以下还有没有铜钱或者其他文物?考古人员表示,目前肉眼可观测到混杂在泥土中的铜钱仍有数百枚,接下来他们将持续对该区域进行考古发掘。

对研究宋代温州社会经济有重要价值

此次出土的铜钱经过清洗、晾晒,合计约200枚,以熙宁重宝、熙宁元宝和元丰通宝的数量为最多。专家认为,大多数钱币有古人使用痕迹,个别使用流通时间较长。由于长期浸泡在泥土和水中,这批铜钱的保存状况相对较好。此前,温州朔门古港遗址内就曾发现东汉五铢钱和半两钱,在发掘出的一个竹筒状钱罐中,还发现了七八十枚唐宋时期多个品种的铜钱。


这次发掘的钱币为何扎堆出现?考古专家们研究分析后作出两种推测。一是与2号沉船有关,由于沉船周围曾发掘人骨遗存,猜测宋时商船遇到海难,沉船内的大量钱币埋藏于此近千年之久;二是与沉船无关,钱币周边曾陆续发现瓯窑瓷器,可能是北宋时期某位商人由于某种原因遗落、遗弃在发掘区域。

伍显军告诉记者,从钱币的年份推测,最早的是唐代,最晚的是北宋中晚期,距今至少900年。这也说明了北宋时的温州曾经十分繁荣,交通便利,港口贸易往来频繁。这批铜钱对于研究北宋早中期温州的社会经济和北宋钱文的书法艺术也具有重要价值,“钱币上印刻的书法艺术水平较高,例如行书的元丰通宝……”元丰通宝是北宋神宗赵顼在元丰年间(1078-1085)所铸的钱币,相传苏东坡曾书写过钱文,为其更添了一份传奇色彩。

沉船周边曾发掘出瓷器及钗饰模具

今年3月以来,考古人员每天在2号沉船周围挖出“宝贝”。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相关专家告诉记者,在这批登记入档的出土文物中,有两件较完好的文物。经过初步鉴定,一为北宋青白釉厚唇瓷碗,一为北宋灰黑色金属钗条形石模具。


北宋青白釉厚唇瓷碗


北宋灰黑色金属钗条形石模具

此外,今年1月,考古人员还在古港遗址内的奉恩门外码头遗址中发现一个保存较好的宋代模印花卉纹瓦当。瓦当是中国古代建筑中覆盖建筑檐头的筒瓦前端的遮挡装饰,它的纹理、构造精美。这些出土文物将来会在古港遗址公园建成后,保存在遗址博物馆中,与市民们见面。


宋代模印花卉纹瓦

来源:温州都市报

爆料加微信 :kkwz0577、WZSK1112

爆料加微 : wzs112 务合作: mocheng0577

更多新鲜资讯,关注鲜快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