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锅香隔锅香。去了好久的贵州,终成一稿。
——今天的编辑 门牙
从2023年开始,几乎每一个大小节假日(特别是春节),我都爱往贵州跑。反正想不到去哪个地方的话,我就会盲冲贵州。
因为它:好吃。
在凯里吃过至今都无可替代的牛遢邋,在贵阳跟到学生娃儿吃过辣子鸡盖饭。慕夺夺粉儿之名去了安顺,遇到市场上的牛板筋砂锅饭,好吃到不想回家。
今年年初,我去了一趟铜仁。先是在江口县吃到了独一无二的卤盘,后又在中心市场为小屉烤出来的锅巴腿软。
顶顶好吃的当地风味,自然是很难带回。不过,得益于这几次贵州之行,我微信里的贵州小摊摊儿老板儿渐渐多了起来。
从此,根本不消成都市面上有多少正宗、非正宗的贵州味,本精神贵州人有了这三大贵州菜市场巨头的微信,简直等同于一锅端了整个贵州!
铜仁干豆豉
当时原本是慕名跑去铜仁小十字菜市场吃油条糊糊的。炸得金黄酥脆的油条,剪了小块,和上粘稠的米糊,这是我在铜仁当地吃到的最好吃的小吃了。就是带不走。
一顿美餐之后,我绕着菜市场走了一圈,意外发现了这家店。它是在整个菜市场闹市区的背面,那天正值小雨,一个大哥独自守在摊前,生意一般。
我一眼看中了他摊上的干豆豉和糟辣椒。干豆豉没有多余的粉末,清清爽爽的,只闻到一阵经过风干的豆子香。
糟辣椒里面加了一些姜丝,打开就能闻到新鲜辣椒的香。
因为我买的豆豉太少,大哥称都懒得称,说这一小把还不到十元钱,送我了。好吃再来。
拿回家放到年后的一天,我抓了一小撮来蒸鱼,真是香了我一屋子。于是翻遍了过年期间的微信交易记录,终于和大哥连上线。
大哥非常朴实,打字太多他就发语音,说的都是贵州话。看样子,我估计他很少做省外的生意,连发快递都有些生疏。
不过大哥也是真热情,我要了20元的豆豉,收到的时候吓一跳,他给我连包带送的量,够我吃到明年了。
这回的豆豉拿回来,我除了日常为清蒸鱼做配之外,又解锁了一个新吃法——豆豉干煎鸡。
去骨的土鸡腿肉,切小块码味,然后用类似平时干煸鸡一样的做法,只是里面多了一味豆豉,便在这道四川人传统的青椒干煸鸡之外,又多了一丝来自贵州的独有风味。
豆豉吃起来不咸,不粉。基本就是一颗一颗晒干了的豆子,未经任何人工的味道,是时间流转出来的醇厚的酱香。
还有一回,遇到我闲出了能把空心菜分为杆杆和叶子吃的空档,就顺势把空心菜杆切碎,加了一撮小米椒,再扔一把这个干豆豉进去。
绝配的咸香与鲜辣,让寡淡无味的空心菜杆,硬是乖乖缴械投降,交出最淳朴的茎类清香。
吃这个下米饭,米饭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从这个世界消失的。
还有糟辣椒。我拿回来之后就当豆瓣儿那么用。毕竟对我来说,它真的就是水浸的豆瓣儿,热量比豆瓣儿低太多了。
我用它炒鸡胸肉片。经油那么一烹,辣椒红遇上鸡肉白,一股辣中带酸的味道直冲眉心。生姜便是这其中最好的点缀,遇上那种经发酵而成的自然乳酸,一切都是浑然天成。
难怪回锅肉虽是经典川菜,遇上这糟辣椒,也会不免生出一个分支,叫:黔味回锅肉。
如此看来,糟辣椒也可等量代换为贵州人心目中的郫县豆瓣儿。像我这种精神贵州人,冰箱头必须有一格,是它的专位。
各种糟辣椒、豆豉、泡海椒,价格详询老板
☎ :13721578942
遵义海椒面
这家在遵义走马坝菜市。是我贵州之行归途中的停靠点。
当时计划在著名辣子鸡景点——姐妹辣子鸡走一遭,打个包。没想到大名鼎鼎的姐妹放假歇业,只得退而求其次,在它对面的邵松排了个号。
炒辣子鸡至少都要等半个小时。我也是包到这个菜市场逛了好几圈,最终在辣子鸡店背靠背的方位,找到了这家卖海椒面的宝藏。
不过我第一个下手的,还是豆豉。它和我之前在铜仁买的那种干豆豉完全两回事。
它微润,膨胀,和了均匀的大颗粒海椒面,猖狂释放来自豆子王国另一个维度的香。
拿回家之后,它几乎是我使用频率最高的一味佐菜。因为有了它,炒所有蔬菜的逻辑都变得更为单线和傻瓜——切小,加豆豉,炒。
渐渐地,我发现我比以前更爱吃这些蔬菜。这个豆豉它不咸,仅有的咸香点对点地精准供给到蔬菜的每一丝肌理。
它也不辣,大颗粒的海椒面间或掺杂其中,咀嚼的时候咬破一个,又多一丝贵州糊辣壳较为粗犷的香。
海椒面是我要着重讲的。我买了两种:烧烤海椒面和木姜子糊辣壳。
当然作为一个成都人,我对它们的用法肯定没办法和一个标准的贵州人对齐。烧烤海椒面除了用作蘸料之外,它作为干拌菜的一味底料也还不错。
我比较喜欢用它来拌鸡胸肉。
无油烤熟,切条,加小葱、香菜,有条件再加点折耳根,然后就是盐和烧烤海椒面垫底,糊辣壳和一小坨白味豆腐乳断后——这是我吃过无数次鸡胸肉之后,钻研出来的最好吃的一种吃法。
木姜子糊辣壳是开盖就闻得到一股贵州红酸汤的味道。有天我装了一小袋给同桌@土豆儿 ,一上午她给我说了两次:“你这个海椒面儿太香了,放到那儿就香。”
兑蘸水是它的宿命,不过在这之外,我独爱在炒肉丝的时候撒一把进锅里,那种又贵又泰的刺激辛辣芳香,让平平无奇的炒肉丝又多了一番意料之外的风味。
我的糍粑辣椒也是他们家买的。在我这个成都人看来,糍粑辣椒和糟辣椒的用途大差不差,但是糍粑辣椒没有糟辣椒的酸香,而是偏重于酱香。
贵州人在辣椒这件事上,真的是分区比针尖还细!这个没法比到底谁更好吃,纯属按个人口味喜好,为不同的菜色成就不一样的气质。
☎ :17708527410
毕节豆腐干
这家原是同事@莉莉丝 推荐给@土豆儿 的,说他们家的手撕豆腐特别好吃。
@莉莉丝 推荐他们家的包浆小豆腐和糍粑豆腐,加了老板儿微信之后,经他推荐,我最终下单:糍粑豆腐、手撕豆腐(六龙豆干)、八步臭豆腐。
快递隔天就到了,他还特意送了我两包海椒面和一个黄粑,说好吃下回可以买。
手撕豆腐我是直接拆袋就送进烤箱的。烤之前,它闻到就有一点点豆腐发酵的臭味,但又不是臭豆腐那种臭。
烤好之后,一屋子都是香香豆腐干儿的味道。出于个人饮食习惯,没有另外加任何一滴油。蘸了老板儿标配的海椒面吃,我想这个水平,足够去小学门口摆摊。
这个豆腐干儿很纯,我个人觉得下一回可以直接把它当普通豆腐干儿那么吃——切细条,炒肉丝。绝对是世间仅此一份绝无仅有的豆腐干儿炒肉!
糍粑豆腐,其实就是糯米糍粑包馅儿的豆腐。皮薄,底厚,抹点油煎得焦黄甚至微糊,应该更香。
糯米肉头很足,馅儿是半浆糊状的,有豆腐干、折耳根,香辣味的。糯叽叽遇上黏糊糊。一个在口感上负责敦实稳重,一个在味道上负责天马行空。
八步臭豆腐真的是无需在八步之外,一步之遥便能闻见的臭豆腐。拿出来的时候,就有点粘手,然后微微有点臭味。
烤了出来,它的本味倒是显得很清淡,必须要蘸海椒面儿,才能把它的香味最大程度地消磨和释放。
它吃起来并不是呛人的臭。那种臭,是在你觉得就快要臭得你上头的半途中,弯道甩尾给你来点儿香。
内里的气孔经过高温,全体起立待命。我用刀叉切了小块吃,恍惚吃出了点儿蓝纹奶酪的感觉,越吃,越觉得差二两小酒。
☎ :QDBDG13618511215
这两年分别去了贵州不一样的地方。去一趟,带着几个当地人的微信,回来,一边心心念念当地的好味道,一边加单加单再加单。
当然,除了以上分享的三大菜市场巨头之外,我还珍藏了一个江口当地卖米酒卖茶叶的餐馆大姐,还有还有,遵义之行没有吃成的姐妹辣子鸡,最终也接通了网线,吃上了第一口。
所以你还有什么珍藏的各地风味暗起没分享的?快来留言区集合,一人交出一个风味人间的接头暗号,交换答案哈!
今日编辑 | 爱吃贵州的门牙少女
本文系谈资“成都Big榜”官方稿件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章、不得使用文中图片
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门牙的门牙哪儿去了
屋顶着火
仙人指路
夕阳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