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这里是xx公安局。
你的银行卡涉嫌诈骗,
请你配合我们的调查。”
接到自称是公安局的来电
你是否被唬住了?
警惕!
这是冒充公检法诈骗!
真实案例:
事发当天
赵女士(化名)接到一个
自称是“市公安局民警”的
Facetime视频电话
对方声称赵女士名下的
一张银行卡涉嫌洗钱案件
需要配合调查
赵女士十分诧异
表示自己从未在该行办理过银行卡
对方称可能是赵女士的
个人信息遭到泄露
要求她立即前往外地配合办案
赵女士称暂时无法前往外地
对方随即提出可以“线上办理”
并让赵女士加入一个
所谓的“办公QQ群”
进群后
赵女士收到了一份
标有她姓名和身份证号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逮捕文件”
看到这份“逮捕令”
赵女士顿时慌了神
(图源网络)
在对方指示下
并被邀请加入视频会议
会议中
对方要求赵女士提供
名下所有银行卡信息
惊慌失措的赵女士
不仅透露了银行卡号和密码
还按照要求开启了屏幕共享功能
随后
赵女士的手机开始
不断收到验证码短信
这时她才意识到情况不对
立即挂断会议通话
查看银行账户
发现资金已被转走
无独有偶
东阳另一市民
也接到了冒充警察的电话
被对方以涉嫌洗钱
需配合调查清除嫌疑为由
骗了钱
诈骗套路揭秘:
01
获取信任
诈骗者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的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码、住址、电话等,然后冒充公安局、检察院、社保局等公职人员与受害人主动联系取得信任。
02
威逼恐吓
诈骗者会通过严厉的语气,谎称受害者涉嫌参与洗钱、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要求受害人配合警方调查,并强调不得向任何人透露信息,使受害人陷入恐慌,失去判断力。
03
伪造材料
诈骗者可能会通过聊天工具发送伪造的“逮捕证、通缉令”等材料,或者通过聊天、软件视频,向受害人展示虚假办公地点,击溃受害人心理防线,彻底相信自己卷入了违法犯罪。
04
资金转移
诈骗者以配合警方调查为由,利用受害者想尽快自证清白、洗脱罪责的心理,循序渐进向对方索要银行卡、验证码等信息,最终达到骗取钱款或盗刷当事人各类财产账户的目的。
警方提醒:
“公检法”等机关不会采取
电话、短信、微信、QQ等形式
互联网“线上”办案
凡是通过网站或者APP出示的
带有“公检法”的名称标记的
通缉令、拘捕令、警官证
都是诈骗!
公安机关在实施逮捕时
必须当面出示逮捕证
如不需要使用FaceTime和NFC时
请关闭此类功能
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如遇诈骗
请拨打110报警电话核实或求助!
来源:东阳公安
编辑:厉欢欢
二审:董之震
终审:史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