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跳槽难不难」
这话说的,最近几年哪年不难呢?但其实也没有难到冰封的程度,只不过是供需错配现象比较严重。企业还在招聘,也有需求,也没有说要求高到那么离谱。但就是相对比较优秀的人普遍求稳,窝在原地不出来。但真的优秀的话,出来面试拿几个offer然后相互比较哪家喊价高,身边也有真实案例
所以说跳槽的实际情况,有点像全国的楼市,已经相当分化了,变成了一个小马过河的问题。你很难从广义大众口径中找到答案,只能从身边相似水平的人群那里获取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了
但我亲测的一个体会是,35+也有活路,我去年就是顶着35+涨薪跳槽的。但路多不多,我自己不好说,不能以偏概全。不过我是看到市面上说的另一句话:40+就完全没人要了。到时候再说吧~现在这个市场变化快且大,打好今年这份工再说
「我的收入高不高」
经常看到有网上晒薪资的,所以咱们数据岗位的薪资到底多少算ok?我从一篇文章看到一个比较客观的总结,也推荐大家看看:。稍微强调下,这篇文章里列出来的数字,仅仅是中大厂视角,并不是行业全貌,可以当成一个鞭策激励,别太焦虑
然后再聊聊两个常见的、道听途说的薪资渠道:脉脉、猎头:
脉脉,你就当成异常值大集合就好,有真有假,那种高的离谱的也不好说一定就是假的,但千万别因为这个焦虑。咱搞数据的,要合理看待异常值;
猎头,你就当成Top20-30%好了,别当成中位数or均值。本来放给猎头的岗位就都是有一定招聘难度的,自然薪资也相对高一些。猎头们总结的行业岗位平均薪资,通常是属于比较优秀水准的,可以偶尔用这个对焦一下
「这份工作没意思」
我干了10年数据,坦白说我觉得任何工作都没什么意思了。你可以说这个工作有挑战性,但本质上不过都是操控更复杂的事物而已。我们小时候操控玩具,刚入行的时候只能操控一个小业务or一个小功能点,资深一些后可以操控更大的业务or更复杂的系统。But so what?操控带来成就感这个模式,至少我是不认可了,我现在认可的成就感模式是:做个对世界有价值的人。这里的世界既有人类社会,也有更广义的地球。我目前实践过的途径比如通过写书和文章分享职场经验思考、每天参与个公益捐款等等
但我不会觉得工作不必要,它一方面可以挣钱养家,一方面可以通过工作中的外部刺激给自己带来一些能力和心态层面的增益。大部分人都没有什么主动性的、都是懒的,如果没有工作中的外部刺激,大家也基本很少会主动给自己创造刺激,长时间也就会陷入停滞状态。小部分积极主动的人,反倒不那么需要工作的这重价值。大家自行评估吧
「要不要努力混个嫡系」
可能大环境不好,一边很多人假装躺平,一边很多人开始寻思怎么从工作中找杠杆,比如混个嫡系当是不是就可以旱涝保收了?但其实嫡系不是努力就能混成的,我感觉关键还是看年纪和时机
刚毕业的白纸新人,更容易成为直系领导的嫡系。毕竟谁也看不透一个历经沧桑的人内心想啥,看不透索性就不看了,找能容易看透的就好了,这种信任构建的效率更高;
老点也不是绝对不行,要是能赶上共患难,也可以。在艰苦的环境下背靠背战斗过的战友,信任自然也是长期的
现在大环境变差了,嫡系也不是过去那种可以躺赢的状态了,而是优先上桌优先挑菜,但剩下的还得看自己。毕竟很多泥菩萨自身都难保了
「60分的领导」
说到泥菩萨们,有一次跟朋友聊天,大家都感觉升级换代的风终于吹到领导干部阶级了,只不过并没有基层那么猛烈。具体表现就是确实淘汰了一批明显不行的,但留下的也不见得就是明显行的
咱们稍微量化一下,感受上就是如果满分100分,一个岗位对领导干部的要求是80分水平,那么目前淘汰掉的是40分的那批,留下的也还有大把是60分左右水平的人。甭管怎么说,总算是进步了。但要想整体换代升级到80分,等60分的菩萨们集体退休再说吧
「其实我们都缺一个机会证明自己」
公司里的明星个人,能力固然重要,但绝对都少不了天时地利人和。“绩效往往在分配工作的时候就已经定下来了”——像类似这种职场厚黑学言论虽然不是全部,但也颇具现实意义和代表性。所以很可能不是你不够强,而是你先天就缺乏那个机会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在公司里等不到那个机会,那就不妨自己给自己创造机会。比如将自己的职业过往思考写本书,当成是自己的长简历(这句话是从小韩师姐那里get的);比如搞的自媒体账号,做到一定的规模,且总结出一套唬人的方法论。总之就是有自己的作品,且这个作品是独立自主可控的
写到这里我忽然又想到:其实职场也不是你能力强就一定能过得好的......哈哈哈,看命、看性格
「别一时冲动就搞线下创业」
小饭馆、咖啡厅、书店、花店这种时尚单品,最好还是留给有充足资源的人吧。咱别头脑一热就创这种业了,很多时候互联网思维搞实体经济,不是降维打击、而是空降冤种。我虽然也还没实战操练过,但看了2-3本类似的书(《如何开一家小而美的店》等),可以总结一些内容供大家冷静参考:
首先,明确目标。不要被前些年互联网的平台模式宏大叙事迷惑双眼,普通人搞线下创业,开个年盈利20w左右的小店,就足够优秀了
其次,端正心态。第一次开店大概率是要失败的,不吃前几个馒头、是不可能直接吃最后一个馒头而吃饱的。同时,开店之前最好先准备 1-2 年,对行业形成最基本的认知,了解这门生意在水下的部分
然后,先做试验。直接开店还是成本太大,不妨线下练摊儿,成本低又灵活,还能测试自己的产品到底有没有人买单;或者更简单些,直接在朋友圈搞私域经营试试水,收集一波种子用户和反馈,快速试错,不行就提早换方向最后,掌握方法
线下开店核心要想清楚 8 个点:1)面对的群体是谁2)店铺在他们心目中的位置如何3)产品要做到怎样顾客才满意4)价格定多少才合适5)店开在哪里顾客才找得到6)装修的怎样顾客体验才会好7)利用什么方式才能把信息高效传递到顾客那里8)什么样的运营模式才能使开店赚到钱
来源 | 古牧聊数据(ID:GuMu-Data-Talk)
作者 | 古牧君 ; 编辑 | 呼呼大睡
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早读课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