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9月,八路军副总司令员彭德怀接到中央通知,马上回延安参加政治局扩大会议。彭总不敢耽搁,立即从八路军总部屯留县故县镇启程,由八路军总部情报科长魏国运陪同前往延安。
这天,两个人到达了高平县。因为在上一个联络站已经提前通知了,高平县的领导亲自过来迎接。虽然旅途劳累,但彭总见到大家还是非常高兴的。
可不想,就在吃饭的时候,彭总直接甩了袖子,一口没吃就走了。搞得大家都非常尴尬。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彭总突然发了脾气呢?
主要原因在于高平县长的接风宴上。高平县长是位民主人士,觉得彭总带领八路军在前线抗战非常辛苦,又走了这么远的路,便准备了3道共16个菜肴招待彭总。
一开始,彭总上桌后,并不知道有这么多菜。可当第一道的8个凉菜端上来的时候,彭总就有些不高兴了。
他板起了脸就在那里坐着。魏国运看出了彭总情绪的变化,便摇头用眼神提醒县长,还指了指自己的肚子,意思说彭总平时节俭惯了,不要搞这么多菜。
可是,县长领会错了,以为魏国运示意自己劝彭总吃。于是,他一边说这些菜不成敬意,一边劝彭总多吃点。可是,彭总一声不吱,也不动筷就坐在那里。
这时,第二道8个热菜也上来了,都冒着热气,香味扑鼻。彭总的脸色就更难看了,魏国运真是担心彭总忍不住,脾气爆发出来。果不其然,菜都放好后,彭总立即起身离开了。
可刚刚走到门外,第三道菜又上来了,几碗糖水罐头。彭总甩了袖子,直接回到了房间。
魏国运立即找到县长,向他解释说:彭总一向节俭,这样奢侈浪费是不行的,他劝县长只留下其中几个菜,其余都撤掉。
县长这才知道其中原因,立即按照魏国运讲的,桌子上只留了几个普通的菜,其余都撤掉了,然后又把彭总又叫了回来,坐回了饭桌。
彭总的怒气显然未消,直接问这名县长:“你这个县太爷一个月拿多少薪水?”
县长立即回答说,都是给老百姓办事,拿不了多少。彭总听后,又立即问他,既然都没有多少薪水,那今天的这顿饭得花多少钱,到底是县长掏,还是老百姓掏呢?
这一问,把县长问住了,他有些面红耳赤,不知道回答什么,只能点头表示吸取教训,以后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了。
吃完饭后,彭总直接回房间休息了。魏国运便找到县长,向他作了解释,说彭总就是这样一个人,今天的批评算是轻的了,如果他不是民主人士,是八路军的干部的话,那很可能掀桌子了。
这位县长也非常着急,忙给魏国运解释说:就在前几天,国民党的一名大员也是路过这里,带着一行人过来,还有人提前打招呼,说一定要接待好,标准高一些。
县里不敢怠慢,便准备了三道16个菜以及糖水罐头来招待。可这些人来了之后,还感到不满意,走的时候都甩脸子呢。
县长又解释道:县里觉得,现在都是全民族抗战了,既然国民党来了这样招待,那八路军的首长来了,也要这个标准,必须一视同仁。
因此,他也没多想,就按照上次接待国民党的标准来了。没想到,八路军的干部这样节俭,像彭总这样的干部,一定要越多越好啊。
彭总临走时,又找县长谈了一会儿。这次他和颜悦色,也检讨了自己脾气不好,但他希望县长真的做到秉公为民,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办事。
几天后,彭总到达了阳城,这是太岳四分区机关所在地。司令员唐天际接待彭总就有经验,他直接对彭总说:这里只有小米粥,没啥好吃的招待。
谁知,彭总听后很高兴,对唐天际说:“小米好啊,我们的八路军就全靠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