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93岁的于凤至在美国洛杉矶去世。她将6亿遗产全部留给前夫张学良,只有一个遗愿:与其合葬。可张学良却说:钱可以收,但合葬不行。
很多人津津乐道于张学良与赵四小姐的爱情故事。事实上,以现在的标准来看,赵四小姐只能是一个插足者,原配夫人于凤至才是至死对爱情忠贞不渝的那一个。
于凤至是奉天第一富商于文斗之女,曾经就读于奉天女子师范学校。于家与张家门当户对,在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大帅张作霖同意了这门亲事。
1916年,年仅15岁的张学良不情不愿但又无可奈何地迎娶了18岁的于凤至。婚后,张学良也逐渐被于凤至的温柔体贴、落落大方与不俗才华吸引,二人连育1女3子,大女儿闾瑛,三子分别是闾珣、闾玗、闾琪。
不过,张学良是个花花公子,除了有名有姓的11个女友之外,他早已把结婚时“不纳妾”的毒誓抛在了脑后,与赵四小姐打得火热,还跪在于凤至面前,“请求成全”。
于凤至痛彻心扉,但她爱张学良实在太深了,最终心软了,同意在大帅府的外面一个二层小楼给赵四小姐居住,但“绝对不能给名分”。
从此,于凤至过上了夜夜枯灯相伴的日子,她望眼欲穿,也等不来如意郎君的回头转意。
赵四小姐不久后给张学良生下了孩子,张灯结彩过百天的时候,于凤至的小儿子刚被病魔夺去了生命,不幸夭折。狠心的张学良竟然没有过问这件事情,更别说安慰伤痛欲绝的于凤至了。
尽管感情生活非常不容易,但无论如何于凤至是明媒正娶的夫人,生性聪慧的她当起贤内助的角色,先是追随张学良到东北大学陆军讲武堂,为毕业生赠剑,后在1931年呼吁团结一致抗日。
最难能可贵的是,于凤至深受宋老太太喜爱,与与宋氏三姐妹结拜,被称为“四姑娘”。对蒋介石实行“兵谏”后,蒋对张学良恨之入骨,必欲处之而后快,但宋美龄极力阻拦,可以说很大程度是看在于凤至的面子上。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软禁生涯,身在英国的于凤至主动回国,陪伴张学良左右,一同开始了软禁生涯。
因此再对张学良有看法的人,也不得不对他的女人缘羡慕嫉妒恨,即使身处天然的囚笼之中,也左拥右抱大家闺秀,即赵四小姐与于凤至。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940年,于凤至罹患乳腺癌,在宋美龄的多方争取之下,她远渡重洋,去大洋彼岸的美国洛杉矶看病。
离别之际,张学良对于凤至百般叮嘱,让其在美国一是看病,二是主动经营人脉什么的,好为自己找条后路。
除此之外,张学良也表达了对政治的一些看法,他说无论怎么样,自己不会对蒋介石屈服,不会承认西安事变是错事。于凤至眼含热泪,告别张学良,她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这竟然就是人生的最后一面了。
1948年,张学良再次食言了,他公开发表了悔罪认罪书,请求蒋介石放过自己。不过蒋介石在穷途末路之下,依然将张学良带到台湾严加软禁。
身在洛杉矶的于凤至始终记着张学良的话,她认为张学良悔罪认罪绝对是被逼的,因此拖着病体,顽强地通过各种渠道表达不满。
尽管有世界领先的医学技术,可是癌细胞依然遍布了于凤至一侧的乳腺之中,不得已她选择了手术治疗,切掉了一侧的整个乳房,这给她的身心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于凤至像一颗小草的种子,在异国他乡生根发芽,支撑她克服众多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她要“为张学良在美国找条后路”。
于凤至不愧是富商之女,本来父亲留给她一个银行百分之五十的股份和巨额财产,凭借这些满足她治病和吃穿用度足够了。但于凤至要让张学良过上奢侈的生活,她每个月给其寄去大笔钱财,同时写信表达思念之情。
不过,张学良收钱之余,要么完全不回信,要么寥寥几笔,开头还是叫“凤至姐”,这让于凤至的心凉透了。
1964年,于凤至收到了张学良的来信,她本来很高兴,结果打开信傻眼了,张学良要与其解除婚姻关系。于凤至含着泪签下了字。
关于张学良选择离婚,一个说法是他信仰基督教,为了迎娶赵四小姐必须解除上一段婚姻,一个说法是迫于台湾当局的压力。但无论如何,张学良做了负心汉。
尽管全世界为于凤至不值,但她依然给张学良寄数额不菲的钱,后者也照单全收。
1990年3月20日,于凤至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她将6亿遗产全部留给了张学良,并在自己墓碑旁边设置了一个空穴,想着死之后也能与张学良同穴。
这次,张学良照样全部收了钱。不过关于同葬的要求,他拒绝了。2001年,张学良病逝,他选择了与赵四小姐葬在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