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9月2日,胡志明刚当众宣读《独立宣言》,这位被毛主席称为中国人民亲密战友的老朋友,就迫不及待的宣布“废除汉字”。
他还在越南宪法中补充道:会写新文字的公民有被选举权,只会写汉字的没有。
胡志明的革命启蒙都是在中国,为什么却急着废除汉字。废除了汉字后,越南人使用的新文字又是如何来的?
胡志明的革命之路
胡志明出生在法国殖民时期,从小就怀揣着反殖民的意识。
长大后,胡志明当过一段时间海员,因此去过很多国家,也见到了其他欧美国家的发展状态,他更加渴望越南得到独立。
然而,1919年凡尔赛会议召开时,却给了胡志明重重一击。
胡志明身为法国的越南爱国人志士,向各国递出了一份备忘录,提出了一个各民族权利的八项要求。
用文明和先进伪装自己的欧美各国,对越南落后小国要求独立的发言不屑一顾,把他当作一个笑话看待。
1920年,周恩来奔赴法国留学,加入了一个法国共产党组织“各殖民地民族联合会”,认识了一个叫阮爱国的人。
这个人就是胡志明。
胡志明主动和周恩来结交,俩人时常漫步塞纳河畔,一起讨论理想、抱负、追求、生活、中越国家...
1924年,周恩来回国,胡志明也作为孙中山的苏联顾问的翻译去了中国,在中国创立了“越南革命青年同志会”。
得知周恩来竟然是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胡志明更加开心。
他请周恩来、以及周恩来引荐的各个共产党重要人士,去给在中国的越南青年授课,还通过周恩来,将大批的优秀越南有志青年送入黄埔军校。
他的前20年革命生涯,几乎都是在中国进行的,在周恩来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进行的。
他不仅会说中文,还会写毛笔字,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通。
1942年,胡志明被在广西国民党抓捕入狱,他坚持要人联系周恩来,这是为什么呢?
国民党立法院的院长孙科,其实知道他们没理由逮捕一个越南人的,可他看到电报后没当一回事,其它的国民党和军阀更将沾着“共产党”三个字的所有人,当做敌人。
只有周恩来焦急万分,联系各方人士将胡志明给救了出来,所以胡志明时常说:周总理是他的恩人。
可不管中国对胡志明有多少帮助,胡志明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越南独立。
废除汉字创造新字
胡志明会汉语、汉字,可不是到了中国后学的,毕竟他在1924年才第一次来中国,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学习汉字。
他会汉字,纯粹是因为越南本身就说汉语、学汉字。
在中国长达千年的历史中,越南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中国的附属国,越南曾有13位皇帝都是中国人,大名鼎鼎的王勃的父亲,也曾在越南当官。
只不过,那时候越南被称作“交趾”。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将一部分中原人移民到交趾,随着中原人的迁入,汉语汉字也进入了越南,在后世千年的时间中,汉语文化慢慢融入越南人的生活里。
汉字在越南的长期使用,对他们的语音、声调、文字都带来很大的影响。
汉字虽然普遍出现于越南,却无法满足当地人对语言系统进行记录的所有要求,“喃”字出现了。
这种文字对于越南人来说,比汉语更通俗,但它也是以汉字为结构创立的一种文字,所以在学习“喃字”时,汉字对接受更多的教育的越南人来说,同样重要。
法国殖民占领越南后,试图进行文化入侵,越南人就出现了使用3种语言的状态。
在1945年,胡志明宣布废除汉字时,很多人是不理解的。
因为汉字已经在越南存在了很长时间,几乎融入了越南人的历史,而胡志明却有着必须要废除汉字的无奈。
一、一直学习汉字,长久以来,越南就无法实现真正的独立。
二、在经国法国殖民时期,老一辈的人虽然会汉语和喃语,但新一代的人几乎都是说拉丁文,而对他们来说学习汉字十分吃力。
三、越南必须改变现状,在建立属于越南的文化体系时,培养民族独立感。
胡志明考虑到方方面面,最终选择的也不是越南之前自己的语言“喃语”,而是拼音文字,这种文字体系特别简单。
在越南推广后,事实证明胡志明的决定是对的。
废除汉字就像是和过去长久被殖民的越南进行分割,培养属于越南自己的历史文化和民族自信心,这是一个国家独立的基本。
其实,在了解中国亚洲周边小国家的历史,我们就会更加自豪自己中国人的身份,中国虽然在经历过无数的改变,可这么多长的时间线,中国文化传承了下来,所以我们骨子里的民族自信是十分充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