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机学院作为一所具有天然产业基因的地方应用型高校,全面学习借鉴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产业需求驱动、办学定位精准的办学经验,在建设教育强国的征程上坚守“工科特色地方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以“服务全球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卓越现场工程师”为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六双”模式改革,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三变革”,不断提升卓越现场工程师培养成效。
一、坚持需求牵引:卓越现场工程师培养的时代背景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上海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正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应用型高校要更好地支撑和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就需要明确自身办学定位,精准对接地方产业需求,主动融入服务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议删除大循环,以“强服务、强贡献”回答好“强国建设、教育何为”时代命题。
上海电机学院校企共建实验室签约
为此,学校立足“技术立校、应用为本”的办学方略,坚持产教融合特色发展道路。一方面,学科专业设置精准对接产业需求。聚焦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及临港、闵行区域产业布局,积极打造培育高端装备、航空航天等特色学科群,加快布局数字经济等新兴专业。另一方面,人才培养过程深化校企协同。邀请企业技术专家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课程体系,让生产线进校园、工程师上讲台;联合攻关“卡脖子”技术,破解“两张皮”难题,真正实现学校与产业的“双向奔赴”。
二、六双四选、三变革:卓越现场工程师培养的思路举措
(一)深层次变革机制体制:确立双培养主体,夯实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卓越现场工程师的培养需要学校和企业双主体的共同参与。为此,学校建立“行业产业主导”的学科专业委员会管理机制,从管理体制上改变学校学科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内循环决策流程,构建由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学校-学院-专业”三层级校企协同育人管理机制。与此同时,建立“产业需求牵引”的学科专业快速响应机制。成立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建立产业需求调研分析长效机制,推动专业动态调整。
大学生在校企联合实验室中开展试验
(二)全方位变革培养要素:构建“全过程融通”的全周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1.双学习场景,引驻结合创设产教融合实境课堂。学校全面实施“产教融合课程”改革,开展“四段式”校内外集中实践。全校本科生在1-4学年分别进行为期1-4个月的综合实习实训,通过引驻结合实现“学校有生产场景、企业有学习环境”。一方面,与上海电气等头部企业共建实验室,将实习工厂搬进学校,引企入校打造融入企业核心要素的实验实践场所。另一方面,各专业结合产业服务面向,形成与头部企业合作开展专业内涵建设、与多家优质企业合作开展综合实践教学的“2+X”的合作架构,驻企培养打造服务产业发展的产教融合实践基地。
2.双能力培养,项目化驱动学生核心竞争力提升。学校通过构建项目化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学生专业能力与适岗能力的融通。横向,将企业项目开发各要素凝练融入人才培养,形成包括项目调研、设计方案、原型验证、测试评价、沟通交流等在内的项目化实践教学全流程;纵向,构建三级项目化教学体系,持续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和解决系统问题能力。
3.双教师队伍,打造产教融合特色鲜明的师资团队。学校坚持精准柔性引才、产教融合育才。通过与行业头部企业联合,拓展产业类人才延揽渠道;建立“产业师资库”,柔性引进一批产业教授、产业导师和产业讲师。在此基础上,积极完善分类评价,建立产业导向的差异化评价指标。如,教学型教师侧重产教融合改革成效,科研型教师则强调科技成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贡献与服务效能,提升产教融合实效。
(三)根本性变革评价标准:构建具有产教融合特色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1.双证书认证,推进“招-培-就”全程联动。学校优化招生选拔与培养方式,基于“宽口径培养、按需编班”,采取“大一结束选专业,大二结束选产业,大三结束选企业,大四结束选职业”培养路径,实现学生培养与产业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在驻企培养过程中,学生考取工艺工程师、测试工程师等职业技能证书,实现“学历+就业”双证融通,为职业发展奠定基础。构建以产教融合为导向,从评价主体、准入标准、过程评价、毕业评价、综合素质评价、反馈与运用等方面完善应用型人才评价机制。
2.双发展通道,构建个性化发展培养体系。在人才培养方案编制过程中,学校设置微专业、微课程、专项班等跨学科课程供学生自主修读,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同时,强化“能力导向”的学业评价,完善毕业生跟踪评价机制,形成“调查—反馈—改进—实施”闭环机制,将调查结果作为评价与改进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夯实毕业生的可持续发展潜力。
本文作者,上海电机学院副院长王宏志
三、结语
面向未来,上海电机学院将坚持“服务区域重大需求,适应未来产业发展,坚持实践创新导向,注重学科交叉复合”改革理念,不断创新“六双”改革路径,为新时代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交出一份让人满意的“电机答卷”。
相关内容欢迎关注4月16日新民晚报10版·教育星球
原标题:《新民·教育星球|上海电机学院:聚焦产业需求,擘画卓越现场工程师培养新篇章》
栏目编辑:郜阳 文字编辑:郜阳 图片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来源:作者:王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