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大卫
编辑 | 茶茶
最新上险量数据显示,3月31日~4月6日,在“3·29小米SU7爆燃事故”后的完整首周,小米汽车销量为0.5万辆,排名下降3位至21名。这也创下了近两个月以来小米汽车最低周销量。过去两个月中,小米汽车周销量从未低于0.6万辆,最高时在3月24日~3月30日达到了0.78万辆。
3月29日,安徽德上高速一辆小米SU7开启NOA智能驾驶辅助后发生事故,导致车上3人遇难。这成为小米汽车高歌路上的“黑天鹅”事件。
尽管雷军主动站出来表示承担责任,但是爆燃事故仍然对企业品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事故对小米品牌和智能驾驶技术产生了负面影响。事故发生后,小米SU7的智能驾驶功能受到了广泛质疑。有报道指出,小米SU7在事故发生前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系统在检测到障碍物后仅提前2秒发出减速提示,导致驾驶员无法有效避险。此外,事故车辆搭载的CTB技术和AEB功能也存在宣传与实际不符的问题,进一步影响了消费者对智能驾驶技术的信任。有专家指出,小米需要进一步优化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算法和传感器融合技术,以提高对复杂路况和障碍物的识别能力。
其次,事故引发了对新能源汽车安全标准的讨论。小米SU7事故暴露了新能源汽车在电池安全和智能驾驶技术方面的缺陷。有报道指出,小米SU7的电池包在事故中热失控爆燃,暴露了电池安全设计的致命短板。此外,智能驾驶系统的反应时间不足、对非标障碍物的识别能力有限等问题也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标准成为公众和行业关注的焦点。
这种信任危机可能导致潜在消费者转向其他品牌,使得小米汽车的销量下滑。一些原本打算购买小米 SU7 的消费者表示,在事故调查结果出来之前,会重新考虑自己的购车选择。
这场事故也对小米股价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事故发生后,小米股价持续下跌,4月1日- 5日,小米集团股价累计下跌3.2%,市值蒸发200亿港元。
不过,3月31日到4月6日这一周,国内汽车市场整体销量受三天清明节假期影响有所下滑,总销量为33.7万辆,环比下降43.11% ,新能源车型交付量为16.9万辆,渗透率达50.08%。在新势力品牌中,小鹏汽车以0.75万辆的成绩夺得2025年第14周销量第一名,理想汽车以0.62万辆位居第二。零跑汽车和小米汽车分别以0.54万辆、0.51万辆的周销量处于第二梯队。问界单周销量为0.48万辆,略有回升;智界销量为0.13万辆,略有下滑。特斯拉上周销量仅0.36万辆,极氪和腾势均为0.25万辆级别,蔚来与乐道合计0.25万辆,阿维塔单品牌销量0.13万辆。
不难看出,排在前三的是老牌的新能源车企,小米汽车作为一个去年才开始交付的新秀,攀升速度已经非常快。
即使小米汽车当前销量呈现下滑趋势,但说小米汽车“遇冷”还为时尚早,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潜力与机遇依然显著。
根据多方渠道的数据,小米SU7在过去这一周的锁单量滑落到1.3万台,比起首发那时几万台的节奏,确实慢了不少。不过它的累计订单还是保持在18万台左右,说明消费者的基础认可是有的,只是节奏开始放缓。
订单的下滑也有可能是产能限制所致。小米目前依靠的是北京亦庄的一期工厂,但产线还在努力提效、加速交付中。尽管小米汽车已实施双班制生产以应对市场需求,但工厂建设及供应链问题仍限制了其产能的提升。这使得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面临长时间的等待,进而影响了他们的购车选择。
据媒体报道,去年十一至十二月小米SU7月产量达到2.4万辆,据此计算小米的产线利用率接近200%。接近200%的产能利用率,是通过突破常规生产模式实现的极限状态,小米汽车需要权衡设备寿命、质量与长期运营风险。而SU7和新晋上市的SU7 Ultra订单增长不减,给一期工厂带来更多考验。
据知情人士透露,小米集团将扩大在建的北京第二座电动汽车生产工厂的规模。
小米集团于去年以8.42亿元人民币,在北京亦庄地区购买了53公顷的土地,建设第二汽车工厂,该工厂计划今年内完工并投产,规划年产能为15万辆。
这预示着,只要小米汽车能持续增强生产能力并提高交付效率,其市场前景仍可期待。
关注“摩斯商业”,设为⭐星标,进入有趣的商业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