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齐哈尔市委宣传部
近年来,龙江县聚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堵点、难点,创新构建责任联动、政策支持、分类推进、示范引领“四维驱动”体系,推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质量双升,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效果显著。目前,全县已成立18个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另有56个正在积极筹备。
压实责任,构建联动推进体系
县级专班领航。由县级领导牵头组建工作专班,整合农业农村等部门力量成立5个专项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定期通报等制度,定期调研指导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工作,并组织部分优秀村党支部书记赴烟台考察学习,增强村级带头人领办意识,形成了以上率下带动效应。
镇村责任捆绑。将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列入党委书记任务清单、村级班子研判事项、村党支部书记“三年创业行动”重点事项,党委书记和镇长每人包联一个合作社,每月一调度,构建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创新服务赋能。创新“顾问团下乡服务+绿色通道”模式,累计解决土地流转等难题48个;组织农担公司、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银行等银行机构提供金融支持,完成2笔“强村贷”,发放贷款1100万元。
广泛宣传,开阔视野明晰思路
健全政策体系,筑牢发展根基。研究制定了促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实施意见、奖补办法,对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办理标准、管理运行、提升质量、搭建平台、政策扶持、组织领导等提出明确路径,确保合作社规范有序运行。
创新打造“一信一纸一册”服务包,编发《致全县党支部书记的“一封信”》明确年度重点任务;制作明白纸,梳理相关县直部门业务职责和办理流程,让乡村“足不出乡、一次办好”;编印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实务手册,提供政策问答、材料清单、章程模板等11项32条服务事项,指导镇村规范有序推进。
创新宣传举措,依托“智慧党建”平台,及时发布上级政策、外地经验等务实管用信息,实现政策宣传“指尖可达”;及时挖掘宣传身边典型,组织优秀村书记、合作社理事长现身说法,用身边事鼓励身边人。
分类施策,聚力推动精准发展
头雁领航。借助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能力优势,帮助村找准路子,快速推进,已成立18个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以山泉镇长胜村为例,村党总支部书记何景生在全县率先成立了龙江县长胜村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管理土地10000余亩,全村共632户,其中261户入社,村集体年增收200余万元,百姓增收450万元。
资金助力。白山镇七村利用中央扶持资金建设了中草药加工项目,以种植五味子、烘干农产品、建设冷藏库一体模式成立合作社,采取“服务+分红”模式,村集体年增收10万元左右。
产业赋能,基础优势村再攀新高。七棵树镇同兴村引进中草药种植,通过集体流转土地,成立中草药种植合作社,村集体通过入服务合作社流转土地分红,年增加收入10万元,百姓增收30余万元。
树立典型,发挥示范带动效应
梳理模式,明确示范方向。注重对成功经验的总结提炼,梳理出党支部领办土地合作社、农业生产经营服务合作社、旅游合作社、置业合作社以及创办合作社入股龙头企业5种成熟模式。在此基础上,指导各乡镇筛选出村集体发展意愿强烈、村级班子战斗力突出、党支部书记致富带富能力强的村,将其确立为党支部领办示范社,并安排乡镇主要负责同志进行重点包联培育。
典型引领,实现以点带面。杏山镇碱水村作为成功典范,党支部领办蚯蚓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不断延伸产业链,开展蚯蚓鸡养殖、蚯蚓蛋售卖等业务,实现村集体年增收6万元。在碱水村的示范带动下,周边的西六九、后六九、东杏山、解放村等村纷纷效仿,快速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形成了良好的成效。
辐射推广,扩大覆盖范围。借助示范村的榜样力量,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发展模式从示范村向周边村持续辐射,有效扩大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在全县的覆盖范围,推动全县农村经济迈向新的发展阶段。(崔腊梅 史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