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祁东县官家嘴镇草源冲村,晴。
空旷的乡间小道上,一辆红色的三轮车徐徐驶来,慢慢停在村民蒋训来家门口。
车门打开,罗亚平下车了。他用右手握住右脚背,使劲往前抬一下腿,再换另外一只手,重复同样的动作,四肢并用,一小步一小步地往前挪……与常人不同,罗亚平需要四肢并用。
“屋里有人没?我来修电视了!”慢慢“走”到门口,罗亚平拍着大门问。不远处听到声响的蒋训来急忙过来将他带到里屋。
就在几天前,罗亚平接到蒋训来的求助,称自家的电视机突然没有了信号,家里就只有他和老伴,面对故障一筹莫展。
了解情况后,罗亚平揣上工具包艰难地挪上了三楼,找到了楼顶的信号接收器,开始调试维修。
整整13年,类似镜头填满了罗亚平的生活。
“我不但自己不能做废人,还要尽力帮助能帮到的人”
今年35岁的罗亚平,从出生起就在与命运抗争。
八个多月大时,他患上小儿麻痹症,双脚萎缩无力。此后他不能直立行走,只能用手“提”着双脚走路,行动格外艰辛。
身体的不便,一度让罗亚平感到十分自卑。
罗亚平只读过两年小学。“因为不想被别人嘲笑,也不想看到别人能跑能跳的样子,所以18岁之前,我都喜欢一个人待在家里。帮家里人做做家务,给他们烧饭做菜,不爱出门和别人交流。”罗亚平称,人生前18年都在“虚度光阴”。
就在罗亚平以为自己要这样“浑浑噩噩度过一生”时,一则电视新闻将他从人生泥潭中拉了出来。
“我只记得那篇新闻的大概内容了,讲了一个残疾人靠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的事情。看完新闻之后,我就在想,我能不能像他一样?就算不能够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我也不想重复前18年的日子,我不能这样过一辈子。”
带着“重启人生”的念头,罗亚平决定再去上学。但当他把想法告诉母亲后,一向疼爱他的母亲却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母亲表示,上学后自己不能陪伴在身边,担心学校里会有人歧视和欺负自己的儿子。为了说服母亲,罗亚平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在他的软磨硬泡下,母亲最终松口了。
官家嘴镇草源村中学接收了这名“特殊学生”。再一次走进学校大门,罗亚平的心情是忐忑的,但迎接他的,是老师和同学们的温情和善意。
“罗亚平,我来背你!”没有谁要求他们,质朴的同学看着行动艰难的罗亚平,主动轮流背着他上下学。
老师们对这个“特殊的学生”也给予特别的关爱,时常将罗亚平叫到一旁,问他课堂上有没有听不懂的地方。有些老师还会主动帮他打饭菜、打洗脸水……
“不仅是老师同学,还有邻居亲戚,他们都在尽力帮助我。我不能做废物,为了感谢曾经帮助过我的人,我也要凭自己所能,帮助能帮到的人。”罗亚平说。
“我能为‘空巢老人’做些什么?”
“小时候我就喜欢把收音机、电灯等东西拿来拆着玩……”罗亚平边整理工具箱,边讲述这些年给居民修理电器的经历。
初中三年后,罗亚平开始寻找人生的“破题点”。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县里开办了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班,培训内容涵盖了电器维修、种养殖、竹木雕刻技能等多个方面。
2012年,学成归来的罗亚平回到家乡,在本村开起了家用电器修理店。虽然修理店面积不大,但胜在罗亚平技术过硬,服务态度好,价格公道,生意逐渐有了起色。
10多年来,罗亚平的交通工具三轮车换了三四辆。他维修的电器也从过去的老款式,变成如今更智能化的类型;维修点也由一间小门面,变成了现在的集商店、快递点、维修点于一体的多功能店铺。
生活走上了正轨,当初那颗“要凭自己所能,帮助能帮到的人”的种子,也在罗亚平的心里长成了参天大树。
在给村民们修理电器的途中,罗亚平发现,随着大量的青壮年进城务工,村里的“空巢”老人逐渐增多,他们缺乏关爱,缺乏温情,对一些家电的问题处理更是一筹莫展。陪伴他们的多半是孤独和无助。
罗亚平决心做“守村人”,尽自己的能力帮助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困难。只需一个电话或者一个口信,无论多远,无论多忙,罗亚平都会尽量在第一时间赶到,帮助老人们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蒋训来就是受益者之一。
“大家都晓得他,都拿他当亲人。”蒋训来告诉记者,自己家的电器坏了,都是去找罗亚平修理。“他技术好,而且收费便宜,有的小问题他就干脆不收钱了。对一些疾病严重者,他还会主动进行慰问和帮扶。”
成千上万次提供便利,为“空巢老人”维修家用电器,最多的一天,接到30多个求助电话……“守村”13余载,罗亚平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当初的诺言。
既当“守村人”,也做“助农人”
2021年10月,从云南回到家乡的管云南得知表哥罗亚平的事迹后,就想借助抖音平台,用镜头记录罗亚平的工作日常,展示罗亚平自力更生、积极乐观的一面,同时让更多的人去关注农村的留守老人。
2022年,管云南和罗亚平共同创立抖音号“守村人(老罗)”。截至目前,该账号共发布212个作品,获赞79.5万,粉丝量4.8万。
接触的平台更大了,罗亚平帮助的人也更多了。
“今天想借助这个平台,帮粉丝找一下他的爷爷……”“刚刚看了一个小女孩发来的求助信息,我的心里真的好沉重……”进入“守村人(老罗)”的抖音号,热心助人的视频一条接着一条。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去年有位年轻女性向我求助,她因为先天性疾病需要做手术,但家里实在是拿不出一分钱,也借遍了亲戚朋友,都没能凑齐手术费。医生说,如果不做手术,可能存活时间只剩下2到3年。”核实情况后,罗亚平当即利用自己的抖音平台发起了募捐,帮忙凑齐了手术费。这名女子手术圆满成功,得以重启人生。
“她很年轻,才20多岁,她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呢!”罗亚平笑着说,自己做的,只是尽一份绵薄之力。
不仅如此,罗亚平还利用平台“带起了货”,只不过,他所带的“货”,是乡亲们滞销的农副产品。
草源冲村土壤肥沃、地势平整,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村民们只知道种菜,却不知道如何营销,就造成了蔬菜的滞销和浪费。自从有了抖音账号后,罗亚平就开始思考能不能帮助乡亲们尤其是那些留守老人们,把家乡的蔬菜和特产卖到想要的人手中。
于是他带着手机来到田间地头,拍摄视频,推荐家乡农产品,而评论区的反响也不错,对一位残疾人来说,有这份心确实让大家感动。
在罗亚平的推介下,老乡们原本滞销的辣椒、白菜等各类农产品,摇身一变变成了“抢手货”。仅过去一年,罗亚平就利用直播带货的方式,卖出了10多万斤砖塘白菜。
说起这一路上的助人心得,罗亚平坦言,自己做这些没想过要什么回报,只要能帮到他人,就很有成就感,未来他也将继续坚持下去。
正如他在抖音置顶的视频中所说,作为一位得到社会帮扶和善待的残疾人,能够自力更生,不成为社会的累赘,自己的感激无以言表。一定把这份善意和能量传递下来,定当全力以赴,为社会散发自己的微光微热,照亮和温暖那些同样需要帮助的人。(记者李孟翔 颜艳妮 谢小青)
来源:衡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