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的路上,

我又摔了一跤

文/杨之藏

原本是打算带两个小朋友回老家的,但是天气预报说有雨,就怕拖儿带女的不方便。就我一人和父亲、兄长等一并返回老家扫墓了。





这时节的胡葱到处都是,炒蛋特香 杨之藏摄

从居住地到老家,开车走高速,也就一个多小时,这比之前扫墓不知道要快了多少倍。之前扫墓,需要趁早坐市里到常宁的大巴,在祁东县粮市镇下车,然后乘船过河,沿途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尤其是在不赶集的日子里,渡船需要等很久。





这样的小凳子怕是有着好久的历史了吧? 杨之藏摄

这次开车是直接到老家。扫墓的时候,也是开车到离墓地最近的路旁停着,然后再上山去。堂妹说,现在回老家的路已经很方便了,让我们俩开车回家,但是我还是有些担忧。这次妻子只有清明那一天假,而我们是清明后一天才去扫墓的。所以我们并没有开车回家,而是坐堂妹的车回家。从上高速到下高速,路还是笔直的,但是下了高速后,到老家这段路,就是在山里九曲十八弯,每一个弯道都是小U形弯道,如果不是熟悉路况,那肯定得打起十二分的小心。只不过这路,确实比之前不知道好了多少倍,全部都是水泥路,一直到家门口都是水泥路。

我们上学那会儿,这路面可不是水泥路。最开始的时候就是泥路,晴天还好,下雨天最怕的就是轮胎打滑,一不小心就会给你直接滑到路旁的田里、山脚里。后来,慢慢地用鹅卵石铺设了路面,就比最初的好多了,至少轮胎不会那么容易打滑。再后来,就修成了现在这样的水泥路。

现在看来,在这样的道路上坐车前往县城,也是需要一点毅力的。那时候前往县城的班车只有一趟。如果要去往县城,就得一大清早起床拎好行李,在马路旁候着。如果错过了这一趟,就得想其它的办法,如搭乘巷子口去拖运农用物质的拖拉机,“突突突”地颠簸着赶往县城。

我那时候极少去县城,印象中总共去了那么两回。我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老家与镇上来回。那时候,我们乡是归属于河洲镇管辖的,后来祁东县的河洲镇与常宁这边打官司,常宁打输了,就将河洲镇改名为新河镇。

我常常是每周五从河州镇中学沿着湘江河畔一路徒步回家,每周日下午从家里徒步返回去学校。所以,我经常看湘江河上来来往往的船只,看河对岸挺拔的高山。

这次扫墓的时候,就早上下了点小雨,到我们开始扫墓的时候,反而一点雨都没有下了,天气也不晒,正合适。祖先的墓前显然有人祭祀过了,周围的杂草已经清理了,有燃过的蜡烛和烧尽的香棍、纸钱,新插的纸花,摆放的水果。美酒祭奠在坟头总是飘散着一股特别的气息。


老家后面的棕树正在开花 杨之藏摄

祭扫下山时,拎着东西走在前面的我,忽然觉得脚下被一根藤蔓拦住了脚,重心失衡,一下子就摔在了路上,东西散了一地。旁边的农妇说:“没关系,给祖宗磕个头,祖宗保佑你发财的!”印象中,去年清明节,也摔了一跤。只不过不是下山时,而是上山前去扫墓时。那天下雨,小路泥泞,上山尤为艰难。踩着踩着,脚下一滑,就摔倒在地。

在墓地上看到新立了一块碑。是去年清明节还在养老院里看到过的一位老人,今年却进了坟墓。

返程途中,看到道路旁一株油桐花,开得正艳!

(本文图片由杨之藏拍摄)

互动游戏

总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们总以为记住 的东西是不会忘记的,但实际上,时间是一个极其谨慎的小偷,偷窃你的记忆时无影无踪,等到你回忆时,发现曾经那么印象深刻的事情也开始变得模糊不清,小偷已经远去,而你只能顿足长叹。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与其相信头脑的记忆,不如用笔墨把它记录下来。

相关专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