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死为人不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男儿岂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红似花。”



在赵一曼当年所作的《滨江抒怀》诗中,尽显炽热的爱国情怀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90多年前,这位巾帼英雄在东北林海雪原英勇抗击日寇,令敌闻风丧胆。

1935年,赵一曼不幸被捕,她被捕后究竟受到什么酷刑?日本战犯曾回忆道:“她的惨叫声像来自地狱的声音,让我终生难忘!”

赵一曼的大姐夫郑佑之是早期的50名中共党员之一,郑佑之教赵一曼文化课,给她看进步书刊,介绍她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赵一曼在大姐夫的启发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她进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

1927年9月,赵一曼前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在莫斯科她结识了陈达邦,并结为夫妻,但因身体原因,赵一曼提前回国,可这一别,却是永别,赵一曼回国后,首先在宜昌、南昌和上海等地秘密展开党的工作,1929年2月1日,生下儿子“宁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派往东北地区发动抗日斗争,1935年秋,赵一曼任东北抗日联军第3师1师2团政治委员,11月间,第2团被日伪军围困于一座山间,赵一曼为掩护部队突围,身负重伤,养伤期间被日军发现,战斗中再度负伤,昏迷被俘。

赵一曼被捕后被押到朱河县公署警务科,被关进拘留所旁一个阴冷、潮湿、充满恶臭的牢房里,朱河县警察指挥官远间重太郎立即将赵一曼交给了大野泰治,他指着躺在车上的赵一曼,向大野泰治报告说:“这个女人是在蚂蚁河畔战斗后从民宅里跑出来的,被某警长开枪打伤了,由于用的是七九步枪子弹,伤口很大,流血过多,把她解往省城,路上有丧命的可能。”

大野泰治询问赵一曼名字、工作,赵一曼坦然地回答:“我叫赵一曼,27岁,在妇女抗日会工作,家庭是个富户,本人受过中国女性的最高教育。”

当大野泰治问她关于抗日部队的事情时,她说:“关于抗日联军的事,我不知道。”

从早到晚,为了审问到所需要的东西,大野泰治又增加了四五名卫兵和翻译,他不择手段地施用毒刑,用钢针刺伤口,用烧红的烙铁烙皮肉,逼其招供,她宁死不屈,严词痛斥日军的侵略罪行。

为了得到口供,日军将她送到医院监护治疗,赵一曼伤势挺重,身上有几处枪伤,其中腿和手腕上的伤势最重,另外还有被日军严刑拷打时用烙铁烙的伤,更甚的是,大腿和臀部有被敌人用棉花蘸煤油烧出的伤,很深,隐约可见白骨。



她宁死不屈,严词痛斥日军侵略罪行,日本宪兵对赵一曼的折磨不断升级,他们希望那些曾经令许多人发抖,丧失意志的酷刑能在她身上产生作用,但赵一曼始终坚贞不屈。

据日本战犯回忆,把竹签一根根扎进肉里,再一根根拔出来,后改用铁签,烧红后扎进一个个指缝里,一口接着一口往下灌掺有小米和辣椒水的汽油,不断地用鞭子把儿蘸着粗盐捅她手腕和大腿上的枪伤伤口,一点点往里面拧,碰到骨头后在不停地搅动伤口……赵一曼的声音至今令他们难以忘怀。

在长时间的刑讯中,面对拷打,赵一曼始终没有屈服,使敌人“觉得”很没面子,伤了日本军人的自尊,在医院里,她积极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教育争取看护和看守人员。

1936年8月2日,伴随着“中国共产党万岁”,赵一曼被日寇枪决,壮烈牺牲,年仅31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