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思路到实操——刑辩业务技能系统化解析》荟聚多位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刑诉学者和律师,对其在研究领域或执业领域的知识成果和实践经验进行提炼总结,形成了刑辩业务技能的系统化解析,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对于刑辩律师提升业务素养和技能、实现有效辩护有较大参考价值。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冀祥德为该书作序,予以推荐。
从思路到实操——刑辩业务技能系统化解析
阚吉峰 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5年1月出版/定价:78.00元
ISBN 978-7-5228-5040-5
以专业化推动我国刑事辩护制度发展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论律师的五重境界》,提出将律师当作“一种专业”,是第四重境界。律师的专业性,不仅体现在“术业有专攻”,更体现在对专业知识更新的及时把握及法律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的灵活运用。这便需要律师树立终身成长的意识,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唯如此,律师才能在熟谙法学知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形成有针对性的辩护或者代理思路,有效地应对案件中的问题。
在各类诉讼业务中,比较而言,刑事辩护业务通常对律师具有更高的专业性要求。然而,我国刑事辩护的专业化程度在整体上仍需进一步提升。在这种情况下,有意从事和正在从事刑辩业务的广大律师,就更需要加强学习和磨练,获得足够丰富的刑辩知识和技能,练就扎实的内功,强化有效辩护,以真正有效地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科技飞速发展的后互联网时代,海量信息不仅铺天盖地、唾手可得,而且良莠不齐、真假难辨,闭门造车、敝帚自珍的发展模式不但早已行不通,还不利于真正专业和有见地的内容被看见、被传播。各行各业的宝贵经验都需要分享,律师行业也不例外。加之律师职业的高度专业化特性,律师同仁之间不仅需要互通有无、博采众长,更需要在海量信息中发出足够专业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代表行业标准的声音。于此,我欣喜地看到,求新律师事务所阚吉峰主任及其团队担负了这样的使命。求新律师事务所作为在刑辩业务领域具有独特的专业化优势的律所,恰恰拥有一支在一线办案的律师与从事教学工作的兼职律师组成的团队。本书的出版正是求新律师事务所从事刑辩业务的部分成员深刻总结自身的执业经历,积极分享自身的执业经验的产物和成果。我相信,这一总结和分享,既能为新涉刑辩业务的年轻律师引路,避免年轻律师在刑辩领域走进误区,也能与长期从事刑辩业务的资深律师形成有质效的交流,为同行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不同于一般的律师业务类专业书籍,本书因有以下三个显著特点而成为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一是专业化程度高。求新律师事务所自始便定位于刑事法律业务的专业领域,系以刑辩业务为特色的律师事务所。此次参加撰写本书的作者,均是该所长期在刑辩业务中“摸爬滚打”、成功办理各类刑事案件的刑辩律师,且其中还不乏具有多年刑事审判经验的转型律师和同时从事高校刑事法律教育教学的专家型律师及科研工作者。由此,本书的内容具有可靠的专业性和较强的理论性。
二是内容全面、系统。本书的内容分为庭前辩护、庭审辩护和其他技能三大部分,全面而系统地解读了刑辩业务技能。每个部分之间既具有相对独立性,又彼此联系、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和技能体系。尤其是,本书既以刑事诉讼进程为主线,又不落窠臼,在常态的阅卷、会见、庭前会议、发问、证据的审查质证、非法证据排除以及法庭辩论等核心技能之外,对有关沟通技能、认罪认罚从宽案件的辩护、执业风险防范、法律文书写作,甚至接待与谈案技巧均有涉及,内容丰富,可以较好地满足广大刑辩律师对刑辩业务的学习交流需要。
三是实用性、可操作性强。作为专业人员,律师是复杂法律制度的专家,要“以一种替大众服务的精神来运用自己的法律知识”。律师的执业活动就在于对法律知识的实际运用,对法律实务的熟练操作。本书正是以相关知识和经验的实用性、实战性为立足点和出发点,精细解读并辅之以实例示范,凸显所授技能的可操作性,在循序渐进中“手把手、面对面、一步一个脚印”地解析刑辩的全技能。
2025年1月,在中国法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勉励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积极投身全面依法治国伟大实践,其中“服务法治实践”更是对全体律师的谆谆嘱托,希望律师作为法律实务工作者,始终站在依法治国伟大实践的第一线,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贡献力量。刑事辩护是实践性极强的律师业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向有经验的律师学习是提升刑辩技能最有效的路径之一。相信求新律师事务所的精英律师们从思路到实操经验的分享,能够为广大律师办理刑辩业务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参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广大律师不断在业务上精进,在思路上碰撞,在技能上切磋,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提升,正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建设关于健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机制,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等要求的重要体现。未来,相信有更多像求新律师事务所这样的律师团队能够将宝贵的执业经验予以系统梳理、无私分享,不仅是积极助推我国刑事辩护制度的发展,也是肩负起培养法治实践人才的使命,更为重要的是将律师当成一个事业去追求,并且把自己的律师事业与中国律师事业的发展乃至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作为理想追求,这也是我说的律师的第五重境界。
是为序。
2025年1月11日
转载自:求新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