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缺席的第3个人
《雁回时》大结局中,活人和逝去的人共聚一堂放烟花。
有人根据傅云夕的站位,推测他最终命丧黄泉。
有人顺着庄寒雁的视线,推测这段是现实与幻想的重叠。
傅夫人、二姨、阿芝、周如音和庄语山是真实的,阮惜文、宇文伯伯、陈嬷嬷、汲蓝和庄语迟是庄寒雁幻想出来的。
有人发现舍命救庄寒雁的柴靖竟然没出现,觉得编剧虎头蛇尾,没给这对师徒CP一个圆满的结局。
但大结局中没出现的不止柴靖一个人,还有所有人的仇人庄仕洋,以及庄仕洋的母亲魏夫人。
柴靖不出现也可以理解,毕竟她出海远航,不知道身在何方。
庄仕洋肯定不会出现,毕竟庄寒雁已经对他恨之入骨。
但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庄寒雁已经答应给魏夫人一口饭吃,要用孙女的身份给魏夫人养老送终,这样一个团圆的时刻,为什么魏夫人没出现?
难道是编剧忘了吗?
当然不是,这可是连庄府牌匾“幽居”都暗含庄仕洋“幽禁结局”的剧。
实际上,魏夫人没有现身结尾的团圆场面,恰恰点透了庄寒雁送金银饭碗的算计。
02 讽刺的“心无尘埃”
庄仕洋身上那股无所不用其极的“求生渴望”,跟魏夫人算是一脉相承。
为了活着,魏夫人躲在屏风后,眼睁睁看着亲儿子对亲丈夫下毒手。
17年前,魏夫人躲在房间里,任凭阮惜文抱着庄寒雁在门外苦求,用孙女的命换庄仕洋的“赡养”。
17年后,魏夫人再次为了一口饭紧闭房门,任凭庄仕洋被周如音追S,始终袖手旁观。
如今再看魏夫人院子牌匾上的题词“心无尘埃”,真真觉得讽刺。
“心无尘埃”本意指的是“内心清净无杂念,不被世俗欲望或负面情绪所扰”。
到了魏夫人这里,成了“只要自己不遭罪,就对别人的苦难置若罔闻”。
正因魏夫人只在意自己的“那口饭”,庄寒雁才用“金银饭碗”与她谈判。
选庄寒雁给的金饭碗,魏夫人就能好吃好喝度过余生。
如果不跟庄寒雁合作,魏夫人只能用银饭碗测试饭菜中是否有毒,每天活在被庄仕洋暗害的恐惧之下。
左右权衡之下,魏夫人选择跟庄寒雁合作,给她提供毒水芹,告诉她周如音手中有证据。
但她的奸诈之处在于,她对庄寒雁的支持都潜在暗处,明面上她仍是庄仕洋的慈祥母亲。
无论庄仕洋和庄寒雁谁扳倒谁,都影响不了魏夫人的那一口饭。
03 “妇人之仁”
对于魏夫人“两面讨好”的心思,庄寒雁一清二楚。
因此,庄寒雁把庄仕洋锁在庄家大宅跟周如音“生死掰头”时,也把魏夫人锁在了里面。
虽然庄寒雁答应给魏夫人一口饭吃,但前提条件是魏夫人活着。
如果庄仕洋被困后狂性大发,亲手刀了魏夫人,可不算庄寒雁没遵守诺言。
(如果不是庄仕洋受刑后饿了好几天体力不支,他很有可能这么干)
就算魏夫人在庄仕洋手下侥幸逃脱,她也只能得到“那一口饭”,享受不到孙女的嘘寒问暖。
因为她不配!
过度的明哲保身,就是自私自利。
她对庄仕洋的恶行一声不吭,实际上已成帮凶。
虽然庄寒雁认为“妇人之仁”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品德,但只能给同样心存善念的人。
像魏夫人这样从未真心对待丈夫、儿媳、孙女、儿子的人,也得不到别人的真心相待。
因此,魏夫人没有在结尾跟庄寒雁一起放烟花,恰恰说明了她的凄惨结局。
孙女(庄寒雁)不爱、儿媳(周如音)不疼,她成了一个可以吃饭的“摆设”。
这何尝不是咎由自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