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万物复苏,又到了吃野菜的好时节。在过去的一周内,浙江宁波奉化区中医医院皮肤科接诊的皮肤瘙痒患者有所增加,其中约有十几位患者是因为食用野菜后暴露于阳光下,引发了植物日光性皮炎

“春季紫外线强度显著增加,人体一旦受到较强的紫外线照射,就可能发生日光性皮炎引起皮肤损伤。这时如果食用了光敏性食物,就可能造成更为严重的植物日光性皮炎。”该院皮肤科王鹿媛副主任医师提醒,与过敏不同,植物日光性皮炎无需免疫系统参与,任何人接触足够光敏物并暴晒后均可能发病

吃了朋友送的一把野芹菜

她脸肿到没法见人

“医生你看,我像毁容了一样,满脸又痒又肿,感觉火辣辣的。手上也是,痒到发疯,这几天都没法见人!”近日,44岁的崔女士(化姓)走进王鹿媛的诊室,不好意思地摘下口罩,露出肿胀发亮的脸部皮肤,她的手背也有同样症状,部分皮肤看着像擦破了皮。

“最近有用过新的化妆品吗?”王鹿媛问。

“没有啊,我从不化妆。”崔女士一脸茫然。

“那回忆一下,最近两天有吃过什么特殊的食物吗?”王鹿媛一边追问一边仔细观察发现,崔女士只是面部、手背等暴露在阳光下的部位潮红、水肿、瘙痒,其他部位却没有

前两天朋友给了一把野外采摘的野芹菜,我们一家都吃得挺香的。但家里人也都吃了,没有人和我一样啊。”崔女士无意中一句话,引起王鹿媛的注意。“吃完晒太阳了吗?”听到崔女士肯定的答案,王鹿媛已经有了判断:很可能与野菜有关。经过一系列检查,崔女士被确诊为植物日光性皮炎。


无独有偶。同一天,55岁的徐先生(化姓)也找到了王鹿媛:“王医生,我的脖子痒得不得了,血红,这是过敏吗?”一番问询下来,徐先生的皮肤过敏症状也和食用了野菜有关。原来,一天前,他食用了家人采摘的荠菜,吃完饭后曾骑着电瓶车出去遛弯。

一开始听到植物日光性皮炎的诊断,徐先生有点疑惑:“这不是我第一次吃荠菜,为什么偏偏这次就中招了?”王鹿媛解释,这是因为日晒的关系,紫外线能激发光敏物质产生活性氧,损伤细胞膜及胶原蛋白,“骑电瓶车时,你的脖子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所以这一部位就遭殃了。”


用药三天左右,两个人的皮肤过敏症状明显改善。

哪些野菜

会诱发植物日光性皮炎?

引起光敏性的东西很多,有些药物也会,但最近较多的还是因野菜而引起的植物日光性皮炎。”王鹿媛告诉记者,近一周内她接连接诊到十几例,“最多的一天就有3例。”在门诊中,她经常遇到很多患者把植物日光性皮炎和过敏体质关联在一起,实际上,任何人接触足够光敏物并暴晒后均可能发病

王鹿媛介绍,植物日光性皮炎是一种特殊的光毒性反应,当植物中的光敏物质通过食用、接触或空气传播进入人体,经紫外线(尤其是UVA)激活后,产生大量自由基,破坏皮肤细胞结构,引发炎症。“一般来说,植物日光性皮炎潜伏期在4小时至2天,多发生在面部、手背、颈项部及前臂等曝光部位,自觉局部麻木、胀痛、灼痛和瘙痒,少数人还会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以及腹泻等全身症状。”

那么,哪些野菜会诱发植物日光性皮炎?香椿、荠菜、苋菜、灰菜、马齿苋、马兰头等都含有一种叫呋喃香豆素的成分,它是一种天然的光敏剂,虽然本身不会对皮肤造成伤害,但接触到紫外线UVA、UVB的照射时,就会产生光敏反应,进而导致皮肤被晒伤。

王鹿媛提醒,植物日光性皮炎防胜于治,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做好这三点来规避。首先,户外活动前24小时,慎食光敏性食物,食用后48小时内避免长时间日晒,尤其是正午时段;外出时注意防晒;接触野菜汁液后立即用清水冲洗皮肤,避免残留光敏物。一旦出现皮肤起红斑、丘疹、水疱,并自觉有烧灼、麻木、蚁行感时,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

来源:宁波晚报

编辑:申琪

责编:左开勋 何士华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