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广州中学承办的“广东省中小学课堂教学数字化评价与质量提升项目”2025年春季学期省级教研活动第三场在广州中学举办。本次活动以“运用CSMS推进教学评一体化实践探索”为主题,梅州市曾宪梓中学、广东梅县外国语学校、梅州市大埔县西岭实验学校、梅州市大埔县张云栽实验小学、梅州市丰顺县实验小学、广州市信息技术职业学校、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黄埔实验学校等7所协办单位共同助力。

广州中学副校长周文超致欢迎辞。他回顾了过去一年借助CSMS系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教学目标从“模糊经验”走向“精准导航”,学情诊断从“粗略判断”升级为“动态追踪”,教师从“技术小白”蜕变为“智慧领航者”。他强调技术是桥梁,教育的本质始终是育人,呼吁以开放之心拥抱技术,以审慎之思驾驭工具,以温暖之情守护教育中“人的光芒”。


广州中学周文超副校长致辞

广州中学谢文欣老师以《导数研究函数性质》为例,通过CSMS数据分析发现课堂提问以封闭式为主,学生思维深度不足。优化后,她设计阶梯式问题链,增加“为何”“若何”类提问,学生发言率提升30%,高阶思维指标显著增长。

梅州市曾宪梓中学薛晓星与广州市信息技术职业学校李冬梅联合分享了《CSMS促进不同群体教师专业成长路径研究》。研究聚焦新手教师与中青年教师群体,追踪发现:通过CSMS动态诊断,结合“1个项目+2个课题+3级支持”培养模式,新教师课堂四何问题(是何、为何、如何、若何)均衡度提升;中青年教师则在“思维激发”“课堂调控”等薄弱环节针对性改进,学生参与度提升。

梅州市丰顺县实验小学何金开老师利用CSMS分析口语交际课例,发现课堂氛围沉闷。通过引入“解决小烦恼”“贴鼻子游戏”等趣味活动,学生主动发言率从45%跃升至78%,课堂互动质量大幅提升。

广东梅县外国语学校葛小英老师展示了初中英语课堂的优化案例。借助CSMS的实时反馈,教师整合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资源,设计分层练习与互动任务,学生参与度提升至82.75分,教师数字教学设计能力显著增强。

“数智时代CSMS助推新型教与学模式的构建”主题沙龙中,丰顺县实验小学校长张玉,大埔县张云栽实验小学主任蔡子栋,广州中学副主任郭海明,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黄埔实验学校副主任张勇攀,大埔县西岭实验学校初三级长张宣成,梅县外国语学校备课组长肖穗等六位教师参加研讨,他们围绕6个问题,按照现状、突破、挑战、共识四个环节进行了探讨:一是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二是哪些人工智能应用触动教与学核心,三是CSMS如何让教学走向“数据说”,四是CSMS在推进新型教学模式中面临哪些挑战,五是面对挑战有何解决策略,六是CSMS构建新型教与学模式过程中教师最需坚守的核心价值,他们指出,CSMS通过数据驱动精准诊断教学盲区,助力教师从“经验依赖”转向“证据导向”,在技术赋能中守护教育初心。


沙龙研讨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李海东对本场活动进行了总结。他认为本场活动有三个特点:一是问题入手,数字赋能评价课堂教学;二是研究先行,教研跟进寻求解决策略;三是精准改进,数据诊断促进教师成长。他对学校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应善用工具,AI赋能解决教学问题;二是要巧用数据,促进教研转型和教学质量提升;三是要共用平台,思维碰撞形成丰富成果。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李海东做活动总结

数智浪潮奔涌向前,教育创新的脚步永不停歇。本次教研活动不仅是一次技术赋能的实践展示,更是一场教育初心的集体回归。期待更多教育工作者携手同行,推动技术与人文的交融。


来源: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编辑:广东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