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淄博市沂源县,水果、桔梗、艾草种植等一产丰富,这样的一产如何带动乡村振兴?在淄博市沂源县南鲁山镇,一株艾草撬动了一产,带动了二产和三产,不仅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还带动了村民共同富裕。
4月1日,在沂源县南鲁山镇流水村,记者见到了一个艾草种植、深加工基地。
南鲁山镇位于丘陵地带,平均海拔超过600米,这里砂土和砂壤土的肥沃土壤孕育了丰富的药用野生植物,尤其是艾草等特色中草药。为此,流水锶乡、三岔故里、金色大坡三个党建共同体携手合作,成立了山东艾天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对艾草进行全产业链开发运营。
这个公司的种植和加工基地就在流水村。
“在最初的艾草初加工阶段,我们就动员附近村的富足劳动力参与进来。”南鲁山镇三岔店村党支部书记、山东艾天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苏童介绍,在流水村、车场村、丝窝村、璞邱村都存放着公司提供的艾条加工设备,村民闲暇时使用这些设备加工艾条,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计件工资每天有80元到400元的收入。
今年年初,沂源县人社局提供了400万元的创业担保资金,为公司进行艾草深加工和销售提供了源头活水。“今年年初,我们接到艾草产品深加工的大订单,附近的村民连续2个半月稳定就业,每人每个月有4000多元的收入。”
记者了解到,南鲁山镇依托艾草产业,通过“二产带一产促三产联民生”的共富模式,带动了村民就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此外,沂源县人社局还立足区位特色,发挥创业典型示范引领带动劳动者实现家门口就业。返乡创业大学生陈义冲,依靠南鲁山镇大规模种植20年的桔梗产业,创办沂源鑫悦桔梗加工有限公司。他号召30家桔梗加工企业,成立了沂源桔梗产业协会,创新推行“协会+企业+共富车间+共富站点”的致富模式,通过手工加工桔梗带动1200余人家门口就业增收。“十大返乡创业农民工”陈长海创办尊海食品有限公司,充分发挥鲁中山区优质林业资源优势,通过“订单农业”带动发展原料标准化种植,以当地果蔬为原料,利用真空低温脱水工艺加工生产水果蔬菜脆片产品。在提高农户果蔬种植收益的同时,吸纳附近村居富余劳动力、留守妇女、大龄就业困难青年120多人到企业打零工,从事分拣、包装、打码、装箱等岗位工作。
记者从沂源县人社局了解到,为了增强小微实体发展活力和吸纳就业能力,2023年以来他们为36家小微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491.8万,其中为彩瑞刺绣公司发放担保贷款200万元,为山东艾天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00万元,注入资金“活水”助推小微企业壮大发展,扩大经济实体吸纳就业能力。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王晓明 李科 任灵芝 通讯员唐艳 张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