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马鞍山市检察院组建检察实务研究团队,通过“研讨沙龙+专家授课”双轮驱动,系统推进检察理论研究与实务工作深度融合,为干警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全面提升实务研究质效。

聚焦实务难题

沙龙研讨凝聚共识


3月24日,马鞍山市检察院举办首期“检察理论研究与实务调研沙龙”,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李领臣,副检察长董昭武及二十余名研究团队成员参与研讨。

马鞍山市检察院干警滕静旸、张睿结合自身研究经历,分别围绕“理论研究与实务工作一体推进”和“检察论文写作方法论”进行主题发言。滕静旸认为,研究选题需从办案实践提炼真问题,避免“空中楼阁”;张睿则以“小切口、深挖掘”为切入点,解析了论文框架搭建与论证逻辑优化的具体路径。

检察实务研究团队成员围绕“检察研究与纯粹学术研究的差异”“实务调研中的瓶颈问题”“未来选题规划”等展开热烈讨论。马鞍山检察院第八检察部系统梳理、全面介绍了检察系统的重点刊物名录和实务研究相关机制保障,并明确了团队实务研究阶段性任务,为团队成员锚定了研究方向与目标。

李领臣指出,检察理论研究需立足实践、久久为功,重点处理好三组关系。“热”与“冷”的辩证统一,既要敏锐捕捉检察工作中的热点问题,将宏观命题细化至实务操作层面;又要甘于坐“冷板凳”,从个案、类案中深挖规律性、机制性课题,避免“浅尝辄止”。“易”与“难”的循序渐进,从案例分析、调研报告等基础形式入手,逐步提升至理论提炼与制度建构;注重知识储备积累,以“输入反哺输出”,筑牢研究根基。“个人”与“组织”的协同发力,实务研究深度依赖个人的思考与深悟,捕捉智慧火花,同时强化跨部门协作,依托团队资源破解研究难题,实现“1+1>2”的聚合效应。

专家赋能指导

专题讲座破解写作瓶颈


4月3日,马鞍山市检察院特邀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鹿鸣开展“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专题讲座。讲座由马鞍山市检察院副检察长董昭武主持,省检察院检委办奚新春应邀到会交流,市检察院实务研究团队和各县区院热爱实务研究的青年干警近50人参训。

刘鹿鸣结合多年学术经验,提出检察理论研究的“四项基本理念”。坚持办案与研究融合,以实务问题驱动理论创新;聚焦实践性命题,减少空泛的立法论探讨;严格区分公文与论文,摒弃面面俱到,追求“小题深作”;全员参与研究,打破“理论研究仅是业务部门职责”的思维定式。同时,通过典型案例与优秀论文对比,从选题到规范为大家提供全流程方法论指导。

在交流环节,干警围绕“如何平衡办案压力与理论研究”“类案研究切入点选择”等问题踊跃提问。刘鹿鸣逐一解答,并提出针对性、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第8573期

安徽检察新媒体出品

审核丨任小玲 二审 丨吴荧

来源丨马鞍山检察微信公众号

文字丨杨静、张灏雯

编辑丨李昂

投稿邮箱丨ahjcxmt@163.com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