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外冈镇施晋村的科普小菜园“改行”种起了中草药;外冈中学的“梦想百草园”也在学生们的锄头下完成了中草药春播春种。两股看似不搭调的“药香”,正在城乡间悄然交织,一场中医药文化扎根乡土、走进校园的生动实践由此开启↓

走进施晋村,只见主路边原本种植着各类绿色蔬菜的科普小菜园,已经悄然变身为中草药种植园。黄金艾蒿、亚菊、百里香、石菖蒲等兼具药用与观赏价值的草药在此安家。


据施晋村工作人员介绍,这是该村与外冈镇新苑社区今年联合开展的党建共建“口袋草药园”公益项目。转型后的中草药种植园将由专业农技人员指导栽种,由村委会组织志愿者定期养护。后续,施晋村也将根据共建项目进展情况,对种植园进行扩建。

“薄荷喜阳,种子要浅埋。”“紫苏苗间距保持20厘米。”另一边,外冈中学的“梦想草药园”种植基地内,六年级学生正弯腰播种薄荷、艾草、夏枯草、无花果等中草药。这处承载着外冈中学中医药文化特色教育的劳动实践基地,今春再度迎来新一批“小药师”。孩子们兴奋表示:“我们还是第一次种艾草、茴香苗,我们要每天记录它的成长,还要研究它的药用价值!”


从共享菜园的创新转型到校园药圃的薪火相传,两处绿色空间正演绎着中医药文化传承的新范式。这种“社区+乡村+学校”的联动模式,既盘活了土地资源,又构建起从种植实践到文化教育的完整链条,为中医药文化振兴注入源头活水。外冈中学校长王燕萍表示:“校园中草药园既是劳动教育基地,更是文化育人载体,期待这片‘绿色宝藏’滋养出更多中华文化的小小传承者。”

撰稿:何子晴

编辑:张孟蝶


喜欢就点个“赞”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