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病五科团队成功完成医院首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为冠心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51岁的李先生因近期反复出现活动后心前区疼痛而前来就诊。心血管病五科副主任邹国良经过详细问诊及检查后,诊断其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因患者基础疾病复杂,曾多次行冠状动脉支架术,建议患者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必要时行腔内影像学检查,以明确冠状动脉病变情况。



心血管病五科医生团队通过桡动脉血管入路,对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造影可见患者前降支中段支架内膜增生,再狭窄约50%。考虑造影结果与患者临床症状不符,经综合分析患者情况并征得患者同意后,决定行腔内影像学检查。



术中,邹国良顺利将指引导管放置于左冠脉开口,并成功应用NS导丝通过病变部位到达血管远端。随后,沿导丝将OCT/IVUS探头放置于病变远端,开始行血管内成像扫描。OCT检查提示最小管腔面积仅1.55mm²,远远不能满足心脏供血需求,因此决定立即行介入治疗。



在邹国良和杜春波医生的默契配合下,经充分预处理病变后,成功在支架再狭窄部位植入1枚药物球囊。术后复查OCT显示,最小管腔面积达5.08mm²。术后,患者心前区疼痛症状明显缓解,在医护人员的陪同下安全返回病房。心血管病五科护士长张蕾蕾带领护理团队为患者提供了详尽的术后指导和心理疏导。





中医理论强调“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这类标急之证,现代介入技术可快速实现“脉道以通,血气乃行”;而针对冠脉微循环障碍所致慢血流、X综合征等本虚标实之证可行中医药调理,形成“介入即刻通脉+中医长效固本”的整合治疗方案。介入术后,患者在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同时,配合中医“益气活血,降浊通脉”等疗法,可延缓冠脉病变进展,减少西药副作用。

心血管病五科践行“西医精准干预保平安,中医整体调理促康复”的诊疗理念,未来将继续推进心血管介入技术与益气活血、痰瘀同治相结合的方法,为龙江百姓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