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应试教育中找到素质教育的突破点,这本就是一项颇具挑战的事情,因此即便现阶段的基础教育是在应试教育中不断朝着素质教育过度,也让不少家长感到无所适从,只因应试教育追求的是分数,而素质教育追求的是学生能力的培养。
而辅导家庭作业又是家长加入教育工作的主要手段,因此很多家长都在这个环节中发现了端倪:曾经简单的小学课程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一道道看似普通的数学题背后,往往暗藏着对思维方式和生活常识的考验,这种变化不仅让学生感到困扰,也给家长的辅导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本以为小学阶段的知识难度比较低,而许多年轻家长的普遍学历有所提高,因此不少手握本科学历的家长对于辅导小学生作业这件事更加自信,可这种自信往往更容易让家长们掉以轻心,把作业中的题目看得过于简单,导致辅导工作出现纰漏,不仅破坏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高大形象,还让自己在老师面前丢了面子。
“我儿子哪错了?”3600÷9=400被打叉,家长质问老师后反被打脸
很多人上学的时候都听到过这样的吐槽:课堂上天天讲的加减乘除、复杂运算,放到实际生活中又有什么作用呢?就连买东西都用不到!可当数学知识真的跟生活实际相结合之后才发现,不是生活中遇不到数学,而是我们的思维早已被应试教育所固化了。
一名家长就遇到了这种情况,在辅导孩子作业的时候,家长看到题目的的要求之后,自信满满的写下了3600÷9=400的答案,可令他没想到的是,自己自信辅导的结果不仅被老师打了叉,自己儿子还被老师批评了。
为了捍卫自己在孩子面前的形象,家长情绪愤怒地给老师打去电话,质问对方:“我儿子哪错了”,得到的回答却让家长被打脸:题目给出的条件是进价,问题问的是售价,3600÷9=400算出来的是进价,进价怎么可能跟售价一样呢?这点生活常识都没有吗?
一道简单的数学计算题,不仅考验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知识点记忆与背诵了,而是将应试教育的题目与生活实际相几何,现阶段的基础教育中,这类题目的比重在增加,也导致不少习惯于传统解题方式的家长感到力不从心。
不止数学题目如此,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读音的更新、英语教材模式和难度的改变,这些基础学科的知识更新速度已经超过了家长们的预期。许多家长觉得凭借自己的学历背景,辅导小学作业应该轻而易举,殊不知教育内容和方法都在与时俱进,曾经的解题思路可能已经不再适用,这种落差让一些家长破防,觉得自己在孩子面前失去了权威。
教育模式的侧重点在发生改变,家长的教育理念也需要与时俱进
有这种想法的家长,恰恰说明了他们对于辅导作业的心态应该与时俱进,家庭作业不仅仅是家长的一项任务,更是家庭关系的一项考验,当家长因为孩子的粗心大意感到抓狂的时候,殊不知家长的急躁情绪也会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状态,这种恶性循环让本该促进家庭关系的作业辅导成了家长和学生双方的煎熬。
基础教育阶段,孩子做错题并不可怕,而家长对此的态度才是至关重要的,倘若家长遇到做错题的情况只会过度焦虑,只会传递给孩子同样的负面情绪,只有理性对待学习中的错误,才能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学习心态。
与此同时家长们也应该意识到,现代教育的侧重点已经发生改变,基础教育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计算练习,更强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面对新型的教育方式,家长需要转变角色定位。与其扮演全知全能的导师,不如和孩子一起探讨问题,共同寻找答案。这种平等的学习氛围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