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我是家庭教育指导师果妈~
想要把一个人逼疯,那么就让他去辅导小学生学习吧!
谁辅导,谁闹心。
之前果爸还劝我:你要有点耐心!孩子不会很正常!你老怪他就是在打击他……
废话一堆。
让果爸上阵,不过几分钟:
我在给你讲题,你在干什么!
这道题你都错了多少次了!
可不可以把橡皮放前面,又被你弄掉地上了!
你东西怎么整理的,怎么又找不到尺子了!
怎么还没写作业!
想要让爸爸发疯,就让爸爸去辅导孩子学习吧!
有多少家长能够淡定地辅导孩子的学习?
肯定有。
但肯定也很少。
果妈的粉丝群内,经常有被逼疯的家长,来寻求帮助。
但是,爱莫能助啊!
当然,果妈觉得,该改变的,还是得改变。
哪怕不为孩子,只当为了自己的小命,也得改变教育方式。
比如,果妈自从复制了“多巴胺教育”,我小命得保,家里的小学生,竟然也开始爱学习了!
01 多巴胺教育,了解一下!
之前只知道“多巴胺搭配”,现在知道了“多巴胺教育”,实在是有意思。
多巴胺,是大脑中一个很重要的神经传递,当我们在做一件事情感觉到快乐、有成就感的时候,大脑就会分泌出多巴胺,我们会感觉到快乐、满足。
就像“多巴胺搭配”一样,穿上鲜艳颜色的衣服,能让人感觉到快乐。
02 从“多巴胺”角度,去理解孩子为什么不爱学习
在知道如何利用“多巴胺教育”之前,我们先从“多巴胺”的角度,去理解一下,孩子为什么不爱学习。
果妈的一个朋友,孩子上高中,沉迷于游戏。他不想继续上学了,就想打游戏。家长问他未来人生如何规划,他说:“我可以靠打游戏赚钱。”
然后,就让家长给他买了一套直播装备,甚至还签了一家小公司,做起了直播。
一开始,孩子非常满足!
终于可以肆无忌惮打游戏了!
但是,直播一段时间,效果欠佳,公司就开始要求这样做,那样做,各种要求之下,孩子看到这个游戏就很厌烦。
他不是喜欢打游戏吗?
其实,他喜欢的不是游戏,而是打游戏获得奖励、获得晋级、有精美的装备、能够逃避自己不喜欢的学习,从而产生了多巴胺。
在多巴胺的快乐之下,孩子爱上了游戏。
同样,为什么最后又舍弃了这个游戏?
只因为,当游戏被冠上了业绩、要求等,那么这个多巴胺就无法释放了,孩子就不快乐了。
在学习中也是如此,不会、被家长责骂、老师同学比较等等,各种负面的情绪,多会压抑着孩子多巴胺的分泌,他如何爱上学习?
03 实用的“家庭多巴胺教育”细则
所以,“多巴胺教育”背后的秘诀,就在于“奖励”。
游戏,会给孩子奖励,让孩子分泌多巴胺,产生快乐满足的情绪。
那么,如何让学习,给孩子分泌多巴胺呢?也是奖励。
比如,古诗背诵。
小学需要背诵的故事,一共有75+80首,这是一本古诗书。
老师是希望,孩子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就背诵完成的,所以,每天晨读背古诗的频率很高,开心果有时候也有点赶不上。
之前,或许会怪她没认真背。
但是现在,我们分模块、提前背。
学校2天一首古诗,那我们就在晚上、周末的时候,也以游戏奖励的模式背古诗。我们和开心果比赛,谁先背出来,谁就能获得一颗小星星,而这个小星星,以后可以用来兑换自己的愿望。
在激励之下,古诗会背了,每天都催着赶紧开始。
当一件事情变得有趣,还有奖励,那么,多巴胺就开始分泌了!
比如,任务完成。
完成任务,对于孩子来说,尤其是学习任务,有时候是痛苦的。
比如,一个晚上,看到那么多的作业,孩子也会很崩溃!
但是,如果制定成计划来完成呢?
我们会将作业、任务安排好,差不多是20-20-20的原则。也就是20分钟作业,休息20分钟,继续做20分钟。如果在做作业的这20分钟内,完成的效率很高,正确率也不错,那么我们会在休息的20分钟内,奖励她一个她想我们陪她玩的小游戏。
这样,分段完成作业,让孩子觉得“作业有望”。
而认真完成,也能够满足她的游戏需求。
一举两得。
比如,过程很好。
我们从未怪开心果考试成绩不如意。
考得好,给予奖励,当然更会着重夸赞她这段时间的学习表现。
当然,考得不好,我们也不会予以惩罚,而是沟通失分原因、这段时间的状态问题等等。
主打一个即便没有多巴胺可以促进,也不要压制。
这样的方法,会让孩子更注重过程,而不会对一次的成功沾沾自喜!
写在文末
多巴胺教育,孩子快乐,家长也轻松。
其实,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主要问题还是:要求太高、表扬太少!
加油吧!
让我们一起做个多巴胺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