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除了祭祖踏青

不少人还沉迷于青团、艾粄

油焖春笋等时令美食


然而,大快朵颐后

如果突然腹痛难忍、冷汗直冒

那可能不是“吃撑了”

而是胆囊和胆管里的“小石头”在作妖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堪称胆道系统的“连环杀手”

今天,我们跟着知名肝胆外科专家、深圳华侨医院院长胡明彦一起,揭开这对“结石兄弟”的真面目,学会如何科学护胆!

胆囊结石为何会“拖家带口”闯胆管?


1. 胆汁成分失衡

胆囊结石多由胆汁中胆固醇、胆色素等物质过度沉积形成。若长期高脂饮食、肥胖或代谢异常(如糖尿病),胆汁黏稠度增加,胆固醇结晶更易聚集成石。

2. 胆囊结石“离家出走”

胆囊收缩时,小结石可能被挤入胆总管,形成继发性胆管结石,堪称“结石搬家”的典型。

3. 胆道感染推波助澜

胆道反复感染(如蛔虫感染)或胆汁淤积(如长期空腹),可加速结石形成并堵塞胆管。

不只是“肚子疼”那么简单

患上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容易引发以下危害:

1. 急性并发症:痛到怀疑人生

胆绞痛:结石卡在胆管时,上腹部剧痛如刀绞,可能向右肩放射,伴随恶心、呕吐。

黄疸与感染:胆管堵塞导致胆汁反流入血,皮肤发黄、尿液浓茶色;若合并细菌感染,还会高烧寒战,甚至引发败血症。


2. 慢性风险:沉默的定时炸弹

长期结石刺激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肝硬化,甚至增加胆管癌风险。

“双镜合璧”精准拆“弹”


传统的胆总管结石治疗通常需要进行开腹手术或胆道切开术,而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现在有了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新式微创保胆取石术+胰胆镜经胆囊管取胆总管结石,可通过极细切口经胆囊管取石,既能保留胆囊功能,又大幅减少出血与恢复时间,它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提供了新的更为安全和微创的治疗选择。

胡院长护胆小妙招

1.饮食有节

少油腻:控制胆固醇摄入(如动物内脏、蛋黄);

多纤维:蔬菜、全谷物促进胆汁排泄;

规律三餐:尤其早餐,避免胆汁过度浓缩。

2.体重管理

科学管理体重,适当运动,促进胆汁排出,避免淤积;

3.定期体检

每年一次肝胆超声检查,早发现无症状结石,及时干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